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国内银行 >> 正文内容

央行召集银行“打招呼”:尽量守住7.5万亿红线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王晶晶    发布时间:2010年11月25日

  今年整体上的放贷节奏符合既定目标,信贷超标估计在容忍范围之内。IC供图

  本以为会收紧的年度最末一季银行信贷投放,却出现了反常态加速。

  因担忧明年信贷收紧,各家银行纷纷提前放款以满足潜在客户用款需求,部分股份制银行11月前半月的信贷投放量已超过10月全月。“年底抢闸放贷源于为明年争取额度铺垫。”对于银行年末放贷规模不降反增,银行业人士普遍予以这样的解释。

  针对银行年末放贷冲动,据财新网报道,本周二中国人民银行召集主要商业银行负责人召开形势分析会,要求各商业银行克制年末放款冲动,尽量不要超过全年7.5万亿元的红线。一位大行人士表示,每个月央行都会召开信贷分析例会,这次主要针对11月以来贷款增速过快,“给各行打招呼”。多家机构预测,如果此次开会后的效果不明显,再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预计会很快到来。

  有银行业人士预计,即使总量超标,幅度也不会太大,今年新增信贷实际总应在8万亿以内,约超出1000亿- 2000亿元。

  7.5万亿红线估计守不住

  “我们并未接到总行控制放贷的通知,事实上目前放款的量已经很有限。”一位国有商业银行广东省分行人士否认了近日市场的传闻。有媒体报道,本周二央行召集主要商业银行负责人召开形势分析会,要求各商业银行克制年末放款冲动,尽量不要超过全年7.5万亿元的目标。有银行分析人士指出,从消息分析,全年7.5万亿的信贷规模很有可能会被突破。

  根据官方数据,继9月之后,10月信贷新增再超预期达5877亿元,如按全年7.5万亿元规模计算,11月、12月总共只剩6100亿元。关于信贷规模突破红线的说法由此而起。一位消息人士表示,11月前三周过后,全年新增信贷已超7.5万亿元。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上周在北京一论坛上曾表示,今年中国银行业新增贷款“肯定会超过”7 .5万亿元人民币。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表示,由于上半年实际新增贷款并不低,到7月末,扣除票据融资后的一般性贷款增长已经超过6万亿。此外,银信合作的融资类理财产品约有1 .7万亿-1 .8万亿,其中有不小的部分替代信贷进入了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和房地产。全年突破7 .5万亿信贷计划的可能性较大。

  为控制流动性,央行11月以来,已两次整体提高银行业存款准备金,并差别提高了部分银行的存款准备金。多家机构预测,如果此次开会后的效果不明显,再次提高存款准备金预计会很快到来。

  一位接近监管机构的内部人士对记者表示,在11月19日距离央行上次宣布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仅仅9天后,央行再度上调存款准备金率0 .5个百分点。间隔时间之短较为罕见,而该措施一定程度上能为银行放贷速度没有减慢的现象做诠释。不过该人士对记者表示,即使全年信贷超过7 .5万亿,但实际信贷总额也在8万亿以内。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指出,对于放贷过快的商业银行,监管层很可能会进行窗口指导,对贷款进度进行必要的控制。因此即使总量超标其幅度也不会太大。有银行业人士预计,今年信贷实际总量约超出1000亿-2000亿元。

  恐慌额度再收紧银行年底抢闸

  “年底抢闸放贷源于为明年争取额度铺垫。”对于银行年末放贷规模不降反增,银行业人士普遍予以这样的解释。

  中金指出,由于信贷需求持续旺盛,年底推动分行放贷冲动依然强烈。10月份,一般性贷款投放5878亿,相比9月份6882亿元处于正常区间。然而经历了连续四个月的贴现大幅压缩后,总行通过贴现调控总量的空间在已经捉襟见肘。因此,在2011年信贷额度尚未确定的情况下,银行在年末做大贷款基数有利于争取2011年更高的贷款额度,因此“提前动手”成为部分银行的共识。

  上述监管机构内部人士对记者表示,今年整体上的放贷节奏符合既定目标,信贷超标在容忍范围之内。而明年新增信贷规模进一步收紧也在预期之中,银行抢闸放贷亦在情理之中。“对于放贷超标的银行,监管部门可能会予以包括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在内的惩罚性措施。”

  银行业分析人士对记者表示,2011年的新增信贷规模预计不乐观,至少在通胀管理有明显成效前,信贷没有放松的迹象。“银信合作被切断后新增表外业务枯竭,原有业务转回还要占用部分额度。因此银行明年额度可能会比今年更吃紧。”该人士预计,2011年M 2增速在15%-16%由此推算新增信贷规模将介于7 .0万亿-7.5万亿之间。

分享:

来源:南方都市报

责任编辑: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