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国内银行 >> 正文内容

四大行被列系统性重要银行 七家银行监管标准或提高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佚名    发布时间:2010年11月24日

  被列为系统性重要银行是荣誉,也是压力。记者独家获悉,四大国有银行、交行、招行、中信银行已被监管层列为系统性重要银行,未来两年,这些银行可能将面临更高标准的监管要求。

  银监会副主席王兆星曾在今年10月召开的股份制银行行长会议上透露,一家专门研究系统性的国际机构,除了将中国几大国有银行纳入到系统性重要银行之列外,还,还将两家股份制银行纳入其内,因为这些银行对金融安全影响正在进一步扩大。

  不过,当时王兆星强调这一评判并非由银监会或其他政府部门做出,也未透露是哪两家股份制银行被纳入系统性重要银行之列。但据本报记者获知的消息,监管层显然吸纳了上述研究系统性的国际机构的意见,并有意对所列系统性重要银行提出更高的拨备和资本要求。

  截至今年三季度,上述7家银行资产规模处在上市银行前七位,其中,除中信银行资产规模略低于两万亿元外,其他六家资产规模均超过两万亿元。一业内人士分析称,纳入系统性重要银行的一个重要标准应该就是资产规模,并认为,随着其他股份制银行,比如民生、兴业、浦发规模的进一步扩大,也包括被称为第五大国有银行的邮储银行逐步走上正轨,系统性重要银行的队伍有可能会逐步扩大。

  王兆星在11月22日出版的《财经》中即撰文称,中国12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在不断成长,有些银行今天或者明天也有可能成为系统重要性机构,这既是一种荣誉,同时,随着规模的扩大和业务复杂性的增加,对银行系统性稳定的影响将会越来越大,也会伴随着监管者更多的关注和额外的监管措施。

  王兆星在文中称,未来五年,股份制商业银行将面临五大挑战,其中之一便是金融风暴过后,必将迎来一场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银行业发展模式变革和银行业监管标准变革,并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要构建一个“3+S”的监管制度架构,其中的“S”即是指进一步强化对具有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英文全称为“Systemically Important Financial Institution,即SIFI”,简称为“S”)的监管,对其采取更审慎、严格的监管措施,致力于解决“大而不能倒”的问题。

  其次是资本充足率监管的“3+S”架构,这其中的“S”就是还要对那些具有系统重要性的机构施加额外的资本要求(“Surcharge”,开头字母也是“S”)。

  王兆星未在文中量化对系统性重要银行的额外要求。不过据一知情人士称,一旦此前传言中的拨备新规,即拨备/贷款余额比例要求达到2.5%这一新规实施,上述七家银行应该会被要求第一批达标,该人士也称,相比其他银行,今后监管层可能会对上述七家银行提出额外的资本要求。

分享:

来源:上海证券报

责任编辑: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