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2年08月09日
一路驱车前行,天空湛蓝,沿途遍地是牛羊以及各种绿色基地……连续四日,记者走访了甘肃张掖三县一区的妇女小额贷款试点,最引人瞩目的是所到之地高高挂起的“妇徽”,通过“妇小贷”致富的农村妇女俨然已经成为当地经济发展中的“半边天”。
当地妇女小额贴息贷款受益人,来自甘州区党寨镇汪家堡村的刘梦给记者算了一笔账:贷款前,她家有10亩制种玉米地,每亩地年产值是两千元,一年下来仅有两万多元的收入,生活相对紧张。后来,她婆婆申请了五万元的妇女小额贷款,全家搭建了一座高效农业拱棚,并种植了西红柿和豆角两样农作物,一年下来有五万元的收入,比从前10亩地的收入要高的多,生活一下子富裕了起来。
刘梦还表示,由于妇女小额贷款是政府贴息贷款,她们只需要向银行还所贷款的本金,因此,还款根本不成问题。
“妇女小额担保贴息贷款圆了我们这些农村妇女的创业梦,它让我们第一次拥有了自己的印章和银行卡,在家庭中有了决策权、发言权和支配权,使我们撑起了半边天,而且是大半个天”。刘梦如是说。
同时,为了确保还款率,张掖市妇联创新了还款监督方式。即“政府贴息”、“贷款农户相互担保”、“市、县、乡三级分担风险”的防范还款风险机制,最大程度上确保还款率。据统计,目前张掖市共有37575户申请的妇女小额担保贷款到期,贷款资金12.71亿元全部清还,还款率达100%。
张掖市妇联主席强梅介绍,自2009年国家出台妇女小额担保贷款财政贴息政策至2012年6月底,甘肃省累计发放妇女小额担保贷款突破200亿元,累计贷款总量居全国首位。而张掖市又以累计发放农村妇女小额担保贷款45.56亿元位居甘肃省市、区和全国地级市贷款发放量首位。
通过近三年的探索创新和成功实践,张掖市已新建妇女经合组织20个、专业协会19个、妇字号创业培训基地414个,建成集中连片的高效农业示范点335个、蔬菜日光温室大棚7559个,建立了12个市级和36个县级利用妇女小额担保贷款发展的绿色畜产品示范点,最大限度的实现了农业增效、妇女增收、农村经济发展的目标。
甘肃张掖位居河西走廊中部,南依祁连山(600720,股吧)脉,北望巴丹吉林沙漠,因处“国之臂掖”而得名。该市拥有人口128万,其中农村人口93万,占72.7%。女性人口62.4万,占总人口近一半。张掖市拥有县区妇联6个,乡镇、街道妇联65个,农村行政村妇代会830个,妇女工作基础良好。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