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国内银行 >> 正文内容

存款准备金率密集调整背后 银行利润或受影响

来源:金融时报    作者:佚名    发布时间:2010年11月23日

  截止上周五央行再次宣布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为止,这已经是央行本月内第二次、本年内第五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由此高达18%,创下历史新高。

  此次调整后,将一次性回收银行系统流动性3500亿元,而仅11月一个月内,两次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回收银行系统流动性总计达7000亿元,考虑到货币乘数的作用(第三季度末货币乘数约4.3),将影响货币供应约在3万亿元左右。

  政策的密集调整,无疑表明了决策层对形势的判断。应对通货膨胀预期的逐渐加强;控制货币信贷投放速度,调控国内流动性充裕程度,引导货币条件逐步回归;应对发达国家持续宽松政策带来的全球流动性冲击,成为主要动因。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从近两次调整的措辞来看,此次央行对于调整的目标有了更为明确的表述,即:“加强流动性管理,适度调控货币信贷投放”。这意味着,信贷的超额投放被放在调控目标中的重要位置。

  调控锁定超额投放

  数据显示,10月份,我国信贷投放达到5877亿元,超过第四季度拟每月平均投放4000亿元的目标。而且截至11月20日,11月当月新增信贷可能已经超过5000亿元,这给央行的流动性控制带来压力。

  “引导货币条件的回归”是央行的重要任务。显然,通过存款准备金率的上调,将使银行可投放市场的资金量减少,从供给面控制信贷投放。

  “实际上,10月份的货币供应和信贷投放或已超出监管层预期。”根据工商银行投资银行部研究中心高级分析师陈振锋的分析,9月份,我国M2增长率达到19%,在剩下的第四季度要控制到全年的目标17%难度已经较大;而10月末M2增长率不仅没有降低,反而进一步增至19.3%,形势不容乐观。

  值得关注的是,尽管我国已经加大了抑制物价的力度,但流动性泛滥的严重性却依然不减。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孙立坚分析说,由于政府在前期的救市阶段已经投入了很多“高流动性”的货币,而目前国内外市场上又缺乏“新的增长点”支撑,使得这些闲置下来的充裕资金很可能通过银行无奈的“信用创造活动”被不断放大,导致这些越来越多的资金“变味”进入到楼市和农产品 以及大宗商品市场进行投机活动,以补偿自己在国际金融危机中所付出的利益损失和资金闲置的“机会成本”。

  与此同时,除了国内货币供应在高位增长带来的流动性冲击外,由于人民币升值预期和国内加息预期的存在,国际资本也倾向于流向中国。中国资本管制条件下,国际资本的流入使得央行被动投放货币,人民币升值并不能完全抵消大量资本流入的货币投放效应。

  鉴于上述种种情况,迅速回笼资金毫无疑问地成为央行迫在眉睫的要务之一。

  从历史数据来看,我国存款准备金率最高曾达到超过20%以上,而目前17.5%的水平表明,或仍有调整空间。但由于银行体系超额存款准备金率自2010年初以来连续下降,截至今年9月末降到了1.70%,银行体系的资金面并不宽裕。也正因为如此,存款准备金率上调对流动性回收的效果将更为明显。 

  银行利润或受影响

  不过,对于商业银行来说,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将对其利润造成一定的影响,但并不严重。

  一方面,由于以超额存款准备金来缴纳法定存款准备金的空间变小,为完成法定存款准备金的缴纳,银行在资产配置上可能有所变化,或将降低同业存款和债券投资的规模。另一方面,由于存款准备金利率一直维持在较低水平,而市场利率持续上扬,准备金率的上调将使银行丧失部分资金收益。

  据陈振锋测算,按3500亿元资金量,目前的存款准备金利率约1.62%,假设银行计息负债付息率为1.50%,生息资产收益率为3.5%,此部分资金上缴央行可能带来银行的资金收益减少65.8亿元,对于整个银行体系超过5000亿元的利润额而言,影响约在1%的水平。

  照此前估算,本月两次准备金率调整,对于银行2010年的利润水平影响有限,对2011年的影响不超过2%。

  为何不是加息?

  事实上,在一些成熟市场的国家,存款准备金率可谓央行货币紧缩政策中一剂猛药,弄得不好,会产生很大的副作用。那么,央行此次为何坚持选择数量调整而不是加息?

  “因为贷款受控制,加息只会增加银行成本。”孙立坚分析,存款准备金率上调同时也是配合银监会对银行贷款业务整顿的一项配套措施,而加息则不然。虽然对银行而言,加息后的息差依然不变,但由于最近信贷业务正在面临全面收缩整顿,加息实际上就是对银行利润的一个严重打压。

  某种意义上讲,不加息而继续保持负利率状态虽然可以加速脱媒现象,从而减少银行负债的压力;但是,百姓的财富、产业发展依赖的资金从银行里拿出来,如果不去消费、不去投资究竟该怎么办?

  “归根结底,我们今天的肌肤之痛是没有找到新的增长点。”孙立坚说,否则企业会去努力经营它的正业,百姓也能从市场中分享到企业带来的实实在在的财富效应。而且,直接融资平台在一个理性的市场繁荣中会更容易形成和完善。而借助这一平台,又可以进一步推动一些创新类企业来提升我们国家整体的财富质量和水平。

分享:

来源:金融时报

责任编辑: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