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在十天之内两度上调准备金率,基金如何研判这两次的准备金率上调及其对市场影响,不少基金业人士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大成基金投研人士认为,“银行信贷增量应该会有所减少,对实体经济也有一定冲击,经济或会略有降温。如果通胀继续维持高位,未来紧缩的步伐还会加快。”
不过,海富通基金并不认同央行会迅速启动二次加息,主要是因为距上次加息时间较短,效果还没有完全体现出来。且加息会进一步加大人民币升值压力,在美国继续量化宽松货币的外部环境下,有可能导致热钱加速流入。
长信基金策略分析师毛楠指出,从政策的空间角度看,一方面,未来准备金率和利率仍有大幅提升的空间,这两个政策工具会成为未来两个季度主要的调控手段。另一方面,明年的信贷额度收紧的可能性也在不断加大,这对于通胀的影响可能是最为直接的和实质性的。
从货币紧缩政策对于市场的影响角度看,由于加息和大幅降低信贷额度等严厉调控手段还未出台,市场对于周期性股票的担忧仍会不断加剧。毛楠表示,市场如果出现大幅下跌,可以考虑优先选择高成长、估值合理的消费类股票,对于周期性股票的选择应该考虑更高的安全边际。在短期流动性充裕的背景下,市场的投资视角可以更多采取自下而上的思路,业绩高成长、年报超预期和高送配的股票有望成为市场关注的重点。
上投摩根大盘蓝筹拟任基金经理罗建辉表示,此次上调存款准备金表明了央行预调的态度,不排除央行在12月再次上调。虽然此次上调不会对股市流动性造成实质性影响,但是对市场心理造成冲击。短期内市场可能出现震荡筑底。
鹏华基金宏观经济研究员刘建岩表示,目前我国的通胀压力基本上还是结构性的,而经济基本面并不支持通胀在未来一段时间剧烈恶化。虽然通胀压力短期难以消除,但加息或许并不能有效抑制我国的结构性通胀。此外,从政策出台的节奏看,是否再次进行加息,需要管理层对上次加息的效果以及经济增长趋势进行评估,这都需要时间和较为明确的经济信号。就目前来看,短期内密集加息的概率或不大。
央行10天内两调存款准备金率,显示央行管理通胀预期和流动性的决心。对此,刘建岩表示,年内央行再次使用数量型政策工具的可能性是存在的,除了准备金率,定向央票也是可选工具。
刘建岩认为,当前债券市场已经在预期下进行了大幅和较为充分的调整。从目前的收益率水平看,市场至少已经预调了两次加息冲击。在可预期的经济趋势下,目前债券市场已经具有一定的安全边际,在中长期持有的情况下,收益性或大于风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