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不需要的>> 财经人物 >> 正文内容

沉寂6年黄宏生重返创维 受聘集团顾问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发布时间:2012年08月09日

    [导读]业内人士认为,黄宏生重重返创维对公司的影响属中性。

王珍

[ 业内人士认为,黄宏生重新介入,与原来董事是否分歧是另一回事,因此他重返创维对公司的影响属中性 ]

时隔6年后,两位熟悉的面孔黄宏生及其弟弟黄培升正式“回归”创维数码控股有限公司(00751.HK,下称“创维数码”)。

创维数码昨晚宣布,从今天起,黄宏生任集团顾问,黄培升任彩电事业本部制造部副总经理。

黄宏生是创维的创始人,6年前,黄宏生与胞弟黄培升因盗窃及诈骗罪被判入狱。

一位接近创维的行业资深人士向《第一财经日报》表示,回归创维意味着过去“事件”的结束,而作为创始人、大股东的黄宏生,重返创维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黄氏家族对创维的影响会加强,但是创维已经建立起现代治理结构和职业经理人制度,黄宏生的回归应该不会打乱现有架构和制度。”该人士认为。

年初已为复出铺路

2004年11月30日,黄宏生与其胞弟黄培升在香港廉政公署“虎山行”行动中被拘捕。2006年7月7日,黄宏生兄弟被裁定串谋盗窃及诈骗等四项罪名成立,分别被判入狱六年。

6年后,黄氏兄弟重返创维。据公告,黄宏生被聘为创维数码的集团顾问,任期为一年。他将在创维数码董事会主席和行政总裁的要求下,向集团提供有关未来发展目标和实现目标的途径的建议,也会就其他重要事宜提出建议,但无权做出决定和参与日常管理。

创维每年向黄宏生支付96万港元的顾问费,相关费用可实报实销。

黄培升的聘用期为三年,他将向创维彩电事业本部制造部总经理汇报工作,协助其管理彩电事业本部制造部的采购部。黄培升的薪酬为一年72万元港币,加上其他福利,其一年总收入不超过100万元港币。

创维数码董事会认为,黄宏生是公司创始人,对公司未来成功有巨大利益;他在消费电子行业有深厚经验和宝贵的人脉资源。黄培升在彩电采购上也有丰富经验和良好人际关系。因此,他们重返创维符合公司股东整体利益。

今年年初,黄宏生高调出任南京金龙客车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长,已被视作为“重出江湖”铺路。

2月,创维数码进行了高层人事调整。创维数码董事局执行主席、行政总裁张学斌调任董事局执行主席;执行董事杨东文从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创维-RGB”)总裁升任创维数码行政总裁;创维原中国区营销总经理刘棠枝升任创维-RGB总裁、彩电事业本部总裁;创维原中国区营销副总经理刘耀平升任为创维中国区营销总经理。

这一系统人事调整的背后,也有黄宏生的影子,释放出“黄老板”即将回归的信号。

对创维的影响为中性

目前,黄宏生与其妻林卫平共持有创维数码34.17%的股权,为第一大股东。创维2011财年(截至2012年3月)营业额达281.37亿港元,同比增长15.6%;净利润轻微下跌1%至12.52亿港元。创维集团已经制定了2015年冲击500亿元销售收入的新目标。

前述接近创维的行业资深人士认为,这次重返创维,黄宏生从幕后走向台前,作为顾问,可以名正言顺地对公司董事会的决策产生影响。“黄宏生虽然在地产、汽车业有投资,但他最大的利益还是在创维。”黄培升的职位不算高管,但可管理采购。

这位人士还认为,黄宏生家族加强对创维影响,从正面来看,可让创维更具进攻性,过去一年创维发展平稳;从挑战看,家族利益与公司现代治理结构之间、经理人与家族人员之间的关系平衡,考验着黄宏生的智慧。

另一位家电业行家认为,黄宏生复出,意味着过去事件的结束。估计由于法律限制,他选择了当顾问的形式来影响公司决策。其实,此前他已多次出现在创维内部的会议上,以创始人的身份与大家分享经验,现在沟通可以更直接。

“大股东解决‘个人事情’后,逐步介入公司是一件正常的事情,但他重新介入,与原来董事是否分歧是另一回事,因此黄宏生重返创维对公司的影响属中性。”这位行家说。

杨东文昨天向本报表示,黄老板回来是好事,他有行业经验和人脉,可以提供宝贵的建议,“而且他人出来已经三年了”。

人物简介

黄宏生的“重生之路”

1988年,创立创维数码。

2004年11月30日,黄宏生与其胞弟黄培升在港被拘。

2006年7月7日,黄宏生兄弟被裁定串谋盗窃及诈骗等四项罪名成立,分别被判入狱六年。

2009年7月,黄宏生获得保释,返回家中后创立创源天地投资公司。

2011年1月,黄宏生取得汽车业“牌照”,欲“试水”新能源客车。

2012年年初,黄宏生出任南京金龙客车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长。

2012年8月9日,黄宏生获任创维数码的集团顾问。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责任编辑:

[版权与免责声明]

热门新闻

  • 还没有任何内容!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