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万元定期存款一年,当天返现2100元,50万元定期存款一年,当天返现2500元”,这是昨日19楼网上吸储中介公司打出的揽储广告。每到年底都是银行吸储的高峰期,而今年4季度以来,股市大涨,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达4.4%创25个月新高,银行储蓄搬家汹涌。在75%的存贷比(贷款总额占存款总额比例)硬性监管之下,银行闹起“钱慌”。一些银行借助中介揽储并放贷,将贴息率推向新高。
按照这家中介的返现率计算,定存10万元一年,银行年存款利率为2.50%,到期利息为2500元,加上中介给予的2100元,共可获得4600元,相当于年利率为4.60%,比银行目前执行的一年期存款利率高出2.1%,如果定存50万元,收益率高达5%。同样定存10万元,返现金额比年中高出一倍多。
一位股份制银行理财经理说,为了月末冲量,一些揽储中介开出资金存一天可获千分之一收益率的价码,即只要在月底最后一天存进银行,第二天取出来,10万元就能获得返现100元。他说,目前除了部分地方性中小银行尚有较多额度之外,其余的大中型银行贷款额度都比较紧张。因此各家银行吸储竞争很激烈,明争暗斗的手段都有。
从银行间市场也可以看出资金的紧张程度,昨天上海银行间拆借利率走势显示,隔夜为1.73%,三个月2.89%,半年2.91%,一年2.97%。均大大高于目前银行活期存款利率0.36%,三个月定存1.91%,半年2.2%,一年2.5%的利率水平。
10月份股市走牛,巨量储蓄资金搬离银行,加剧了银行存款压力。根据央行公布的数据,10月份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增加5877亿元,远超预期,但新增人民币存款则仅有1769亿元,明显低于9月1.45万亿元和去年同期2897亿元的新增规模,环比更大幅下降88%。造成当月存款减少的直接原因是居民存款的大幅减少,10月当月,居民户新增存款为-7003亿元,创单月存款增加额的历史新低。
银行人士表示,去年天量的信贷投放,还有监管层对银行资本充足率、存贷比日趋严格的监管,央行几度提高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对商业银行提出了更多的挑战。而“负利率”也是银行存款流失的一个原因,10月CPI达到4.4%,创25个月新高,钱存银行“毛了”的感觉越发强烈,储户千方百计寻找存款的替代渠道,如购买银行理财产品等。
贷款利率可依据风险定价,大幅上浮,银行存款利率却并非市场化定价,因此国内高息揽储屡禁不止。央行和银监会等监管部门曾多次发文,严厉禁止和处罚银行通过中介返现或赠送礼品等方式来吸收存款,储户不能只盯住高息返现,要谨防政策性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