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赣州金融 >> 正文内容

石城:财政贴息贷款助创业

来源:大江网-江西日报    作者:记者李冬明 通讯员鲁丁辉 廖小斌    发布时间:2012年08月07日

    车间内机器轰鸣,工人往来穿梭,满载手工粉干的汽车整装待发……石城县横江镇鸿运米粉工厂里一片繁忙景象,让察看生产情况的厂长赖大林笑容满面。

  说到企业发展的秘诀,赖大林深有感触地说:“财政贴息贷款政策,让我的工厂从小到大、由弱变强,让我有了自己的事业。”

  2008年以前,赖大林一直在福建福州打工。由于国际金融危机,他所在的工厂倒闭。面临失业的赖大林决定回乡创业,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他在家乡石城县横江镇办起了一家专门生产地方特色小吃“石城手工粉干”的小工厂。2009年初,因为流动资金不足,企业发展遇到了困难。他说,“当时,得知企业资金周转困难,供货的公司不仅不肯再赊账供米,还不停催要欠款。”

  当获知自己的企业符合政府财政贴息小额担保贷款的条件时,赖大林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向县就业局提出申请。让他没想到的是:5万元的小额贷款很快发放到位。工厂走出了困境,越办越红火。

  2011年11月,赖大林又申请到30万元的二次扶持财政贴息贷款,扩大了厂房面积,添购了数套生产设备。如今,粉干厂的产品已由单一的手工粉干发展成粉干、粉条、空心粉等多个种类,年营业额达1000万元,带动就业80多人。

  据介绍,在石城,和赖大林一样享受了财政创业、就业扶持政策的人不在少数。2003年以来,石城累计发放财政贴息小额担保贷款1.2亿元,扶持2015人走上了创业道路,带动社会就业6990人。

  记者点评:

  自2002年,我省发放第一笔财政贴息小额担保贷款以来,已经历10个年头,该项工作始终走在全国前列,被众多中央媒体称为“江西模式”。其成功的背后离不开财政部门的努力与心血。

  “五型”财政建设的两项重要内容,就是要大力建设发展型财政和公共型财政。调查表明,财政贴息小额担保贷款,每1万元可实现1人就业,每扶持1人创业则可提供3.84个就业机会,它对全省新增就业贡献率12%以上。而创业者平均年收入比贷款前1年增加9200元,增幅达24.4%;创业对地方经济增长的贡献5年内增加了4倍。显然,围绕就业、创业,做好财政贴息小额担保贷款等工作,成为发展型和公共型财政建设的一个重要体现。

  2007年起,我省建立起小额贷款激励机制,对超额发放小额贷款和足额归还小额贷款实行奖补,这又体现出财政部门在打造公共型财政、发展型财政的同时,牢固树立现代财政管理观念,全力建设精细型财政,确保财政职能作用的有效发挥。

  “五型”财政建设大大促进了财政贴息小额担保贷款的发展。2011年6月底,我省小额担保贷款规模在全国率先突破200亿元,具有里程碑意义。截至今年6月底,我省已累计发放再就业小额担保贷款达274.3亿元,为助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分享:

来源:大江网-江西日报

责任编辑:肖春华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