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金融公司 >> 正文内容

夹缝中求生的担保业

来源:证券时报    作者:刘雁    发布时间:2012年08月06日

    见习记者 刘雁

  珠三角地区融资担保公司半数歇业或许只是担保行业夹缝求生的一个缩影。

  游走于银行与中小企业中间地带的担保公司正面临着转型的迫切需求。据记者了解,广州、深圳两地的部分龙头担保公司主业已不再是融资性担保,取而代之的则是财富管理以及股权投资等业务。

  上半年融资性担保业务缩水,财富管理和股权投资业务却逆势上扬深圳一家大型民营担保公司上半年这一业务特征很具有行业代表性。事实上,目前该公司融资性担保业务仅占所有业务的20%,而一年前这一比例为50%。

  短短一年间,这家担保公司主动收缩融资性担保业务战线,并逐步梳理存量担保贷款。龙头公司尚且如此,小型担保公司更何以堪。记者在与业界交流时发现,今年以来小型融资性担保公司业务量普遍同比下降五成。

  龙头担保公司的谨慎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行业的生存困境。其困境的根源首先在于风险与收益严重不匹配,民营融资性担保公司的费率一般在2.5%~3%,只要一单业务出现风险,可能需要30单业务的收益来填补窟窿。

  其次,困境的根源还来自于优质中小企业客户资源匮乏,而资质差的企业本身风险偏高。一位业内人士向记者大倒苦水,资质好的中小企业首先会找银行,因为融资成本较低;去银行贷不到款时才会想到担保,但首先会找的是国有背景的担保公司,因为担保费率较低;而资质较差的企业,往往资金需求大,但发生风险的概率高。

  那么,担保公司的转型之路又在何方?一位资深的担保业人士告诉记者,未来担保公司将会主动收缩融资性担保业务,而大力发展其他类型业务,比如财富管理和股权投资基金,采用多元化经营方式以实现转型目标。

  但记者认为,由于融资性担保公司的盈利模式受到限制,企图通过融资担保业务获得高利润的想法并不现实。这一块业务反而会随着银行对小微信贷业务的逐渐重视而失去,毕竟银行并不愿意将这中间业务的利润分给担保公司。

  而另一方面,如果担保公司“挂羊头卖狗肉”将融资性担保业务抽离,那么又违背了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初衷,其融资性担保的牌照能否保留将是一个问号。基于此,目前许多担保公司并没有完全脱离融资性担保业务,而是将此作为“慈善”和“幌子”,实际上重点发展的则是其他更赚钱的业务。

  当然,担保公司也有其自身优势,一方面,他们与银行有着广泛的合作关系,另一方面,在中小企业融资服务方面亦经验丰富,特别是对风险的把控有其独到之处,并积累了大量客户资源和项目资源。

  转型之路漫漫,担保公司转型之说早在2009年便提上日程,但时至今日转型成功的案例却寥寥无几,夹缝中求生的担保公司依然在寻找最适合的转型之路。

分享:

来源:证券时报

责任编辑:肖春华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