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大江网-江西日报
发布时间:2012年08月06日
本报南昌讯(记者郑荣林)8月3日,酝酿已久的“新三板”市场扩容方案正式公布:首批扩大试点除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外,新增上海张江、武汉东湖和天津滨海三个高新区,而南昌高新区尽管积极准备了4年,但最终还是没能挤进试点名单。不过,条件比较成熟的园区今后逐步将纳入试点范围,南昌高新区也将继续努力力争能够早日“被扩容”。
南昌高新区内有大量高新技术企业,其中大部分在短期内不可能在主板、中小板或创业板上市,因此,必须找到一条在场外市场融资的渠道,而“新三板”则是一个很好的平台。“新三板”又称股份代办转让系统,是针对大量非上市高新技术企业股份转让、融资渠道的平台。
为了搭上“新三板”市场扩容这趟快车,南昌高新区在2009年就启动了申报试点工作,制订了实施方案、建立企业数据库,并储备了50家拟上“新三板”市场的资源企业,多家高新企业完成股改,有意在“新三板”挂牌。去年,更是出台了“真金白银”的鼓励政策,对已列入南昌高新区试点的科技型、新经济、新模式企业,给予改制经费资助,对前10家进入“新三板”的企业每家资助50万元。
除了直接融资的功能外,“新三板”市场对高新企业还有着明显的“孵化器”作用,可以吸引风险投资等多种资金进入,因为,即使企业短期内不能上市,投资者也能够通过“新三板”市场退出。所以,全国有四十多个国家级高新区都在争夺进入“新三板”市场试点资格。南昌市高新区有关负责人说,此次进入试点范围的三个高新区属于“第一梯队”,南昌高新区与他们相比,在综合实力、企业数量等方面都有弱点,今后将继续争取试点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