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不需要的>> 江西经济新闻 >> 正文内容

宏观调控 科学发展新气象

来源:大江网-江西日报

发布时间:2012年08月06日

    这是一曲催人奋进的激昂乐章——党的十七大以来,省委、省政府团结带领全省广大干部群众,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从容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不断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实现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这是一幅科学发展的壮丽画卷——五年来,我省经济发展明显加速,经济结构继续优化,项目建设如火如荼,招商引资成绩斐然,绿色理念深入人心,生态经济蓬勃发展,改革开放取得突破,发展方式加速转变,民生工程不断推进,社会更加和谐稳定。

  激昂的乐章、壮丽的画卷,始终贯穿着宏观调控这条主线。面对国内外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省委、省政府始终坚持保增长、调结构、稳物价不动摇,科学实施宏观调控,调出了干部群众立志赶超的信心力量,调出了全省各地竞相发展的豪迈激情,调出了科学发展的崭新气象。

  保增长:化危为机,扩大投资成为拉动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

  2011年,我省固定资产投资一举跨过万亿元大关,达到1.1万亿元,成为江西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大项目拉动大投入,大投入推动大发展。省委书记苏荣指出,江西实现崛起靠什么?调整经济结构靠什么?搞好民生工程靠什么?归根结底是要立足于抓项目,没有项目,一切都无从谈起。省长鹿心社指出,我省经济的快速发展得益于投资拉动,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仍需投资强力拉动,保持固定资产投资的稳定增长至关重要。

  见事早,行动快,措施实。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省委、省政府及时推出一系列战略决策,抓投资、抓项目成为主基调,从而占据了保增长的主动权,使经济运行不仅没有因为复杂形势出现大的波动,而且保持了较快增长。当年,我省固定资产投资增幅首次居全国第一,凸显了省委、省政府的前瞻性和战略眼光。

  迎难而上,化危为机,坚定不移实施重大项目带动战略,坚定不移扩大固定资产投资。正是由于省委、省政府明确了这样一条务实的发展战略,突出投资主导地位,大力开展项目建设,我省才能在连续遭受重大自然灾害和国际金融危机严重冲击的形势下,化危机为生机,始终保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态势,固定资产投资和GDP在去年双双跨过万亿元大关。

  特点鲜明,亮点频闪,我省固定资产投资风起云涌,势头迅猛——增长幅度高。近五年,我省固定资产投资保持了年均32.9%的高速增长,比全国同期平均增速高出7.3个百分点,居中部六省第二位。

  人均水平高。2011年,我省人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突破2万元,达24865元,接近全国人均水平,居中部六省第一位。

  投资强度高。我省工业园区投资强度由2008年的47.05万元/亩提高到2011年的110.8万元/亩,新批外资项目平均投资规模由2005年的412万美元提高到1040万美元。

  调结构: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正在快速提升,发展方式正在加快转变

  三次产业稳定增长,结构调整步伐加快,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竞争力进一步增强,是近年来我省宏观调控取得的又一明显成果。

  2011年,我省三次产业结构为12.0∶56.9∶31.1,与2005年的17.9∶47.3∶34.8相比,“二三一”的产业格局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农业稳,则经济稳。近年来,我省农业基础进一步稳固。2011年,全省粮食总产达410.6亿斤,实现了大灾之后的恢复性快速增产,同时水利建设规模空前。有关专家认为,正是由于省委、省政府总揽全局,高位推动,积极落实惠农政策,稳面扩面,并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才出现了粮食增产、水利建设规模空前这一喜人局面。

  工业强,则经济强。近年来,我省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着力打造光伏、风能核电、新能源汽车等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正在构筑江西科学发展、绿色崛起的新脊梁。从投资结构看,2011年,我省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完成投资2135.3亿元,比上年增长39%,高出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近14个百分点;从产业发展看,2011年,全省主营业务收入超千亿元的产业达5个,其中有色行业突破4000亿元,一大批投资强度高、支撑力强、后劲大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取得重要进展。

  三产活,则经济活。近年来,我省推进服务业重大项目和集聚区建设的步伐明显加快,旅游、文化、现代物流等服务业发展潜力进一步激发,服务业投资比重明显上升,去年达3363.9亿元,同比增长29%,高出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近4个百分点。

  按照当前三次产业发展态势,我省产业发展将加速向资本、技术密集型转变,表明江西经济发展正在实现嬗变。这不仅是从“小”向“大”量的扩张,更是从“弱”向“强”质的飞跃,全省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正在快速提升,发展方式正在加快转变。

  稳物价:及时出台调控政策,切实保障群众利益,谱写惠民生、促和谐的华章

  2011年,我省财政总收入突破1600亿元,实现“三年翻番”。财政部门专家表示,这一方面得益于我省经济发展态势好,企业效益提升,另一方面得益于我省加强和改善财政宏观调控,注重把握好宏观调控的力度、节奏和重点,增强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

  以财力不断增强为保障,我省在宏观调控中密切关注市场物价,及时出台调控政策,全力管理通胀预期,努力维护物价稳定,切实保障群众利益,谱写了一曲惠民生、促和谐的华章。

  今年6月,我省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涨2.1%,同比涨幅创下27个月以来新低,比5月下降1.2个百分点,环比下降0.7%,群众利益得到切实保障。

  从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方面入手,时刻绷紧稳物价这根“弦”。针对一段时间以来物价逐月攀升的形势,我省采取多种措施,促进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回落——落实增加供应、扶持农业生产的各项政策,稳定农副产品供应;在全省范围内对整车合法运输鲜活农产品的车辆减免通行费,增加绿色通道品种;清理农产品在生产、流通和销售环节的各项收费,降低农副产品和集贸市场摊位费;加强价格监测监管,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专项价格检查,整顿规范市场秩序……

  冷静应对特大洪涝灾害等复杂情况,强化应急机制,确保物价基本稳定。2010年6月,我省出现历史罕见的持续暴雨天气,给农业生产、交通运输、人民生活、市场物价等带来较大影响。紧急关头,省发改委下发《关于保障抗洪救灾期间电力和成品油供应的紧急通知》,要求各地切实保障抗洪救灾电力和成品油供应,稳定灾区市场价格;全省商务部门紧急行动,有力地保障了灾区生活物资供应;各级价格主管部门迅速启动价格监管应急预案,把乱涨价行为消灭在萌芽状态……

  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同时,稳物价、解民忧、保民生,始终像一股春风,温暖着广大群众。

  本报记者张志勇 实习生张水柳

来源:大江网-江西日报

责任编辑:

[版权与免责声明]

热门新闻

  • 还没有任何内容!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