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银行再度发力小企业金融服务。11月12日,上海银行宣布上海银行小企业金融服务中心成立。当下,融资难仍是困扰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刚刚设立了小企业金融服务中心的上海银行将如何破解这一融资难题?上海银行小企业金融服务中心总经理祝俊毅就此与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进行了深入探讨。
轻资产细分定案
NBD:小企业一般是轻资产,缺少抵押是其贷款难的直接原因。对此上海银行是怎么考虑的?在小企业信贷业务上有何特别的产品和模式?
祝俊毅:轻资产,不是零资产。我们主要是细分轻资产,根据不同的情况来设定解决方案。
对于没有固定资产、没有抵押担保的轻资产企业,如果有较好的市场和固定客户,我们会帮助其安排贸易融资类产品,制定针对现金流、物流管控的方案。
对于有核心技术的企业,尤其是战略型新兴产业,我们通过搭建业务平台、银政合作等来解决其融资。
对于有知识产权的企业,我们为其提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业务。目前上海银行会先从优质的科技企业中来推进。
NBD:能不能提供一个具体案例?
祝俊毅:上海一家从事灯光控制设备研发制造的高科技公司在其创业初期求贷无门。我们通过对这个公司深入的调研和了解,决定予以重点支持。
2005年,上海银行通过政策性担保平台,首次给予其80万元贷款支持。2007年,该公司成功中标国家体育场(奥运鸟巢)景观照明项目,流动资金遇到难题。我们及时为其增加贷款规模,确保该公司能够顺利完成。上海银行对其支持的几年内,企业年度销售增长了近10倍,目前全年销售收入预计已超过亿元。
客户经理“减负”
NBD:这次上海银行在原来的小企业服务部的基础上成立了总行层面的小企业金融服务中心,有何创新的运营模式?
祝俊毅:从某种意义来说,这甚至是一个小银行。目前中心设有风险管理部、市场营销部、营销管理部、创新业务部等部门。
在以前传统的操作中,一方面,客户经理往往陷于一些非关键环节的操作性事务堆中,分散了客户经理的时间和精力;另一方面,客户经理在涉及到风险合规的环节中,如果自行操作会可能存在潜在的道德风险,比如与客户的当面签约,评估客户房产等。
现在我们这个中心推行的制度,是将这些操作动作剥离出来,让客户经理“减负”,让他们把重点精力放在核心业务,继续营销新客户。
延伸服务增值
NBD:除了融资方面,上海银行的小企业金融服务中心是否还有其他对于小企业的延伸服务?
祝俊毅:实际上,小企业服务并不是简单地说,对方提出一笔融资需要,上海银行能不能马上解决。更多的是,怎么在服务小企业中使其融资需求的提出更合理、更适合其本身的经营状况和融资实力等。
这次中心设立了 “创新服务部”,将原先“社会化服务”的职能赋予新的含义。以往,企业来做申请咨询时,我们要分析财务状况、调整融资方案等,效率比较低。现在,新设“创新服务部”,在平时日常的服务中,逐步引入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小企业在日常经营中就能感觉到自身的财务是否健全、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