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赣金网     今天是:2025年07月07日 星期一
站点—头部-广告位
当前位置:首页 >> >> >> 正文内容

央行专家称超发货币43万亿无依据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作者:佚名    发布时间:2010年11月15日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张健华11月15日表示,“央行超发货币43万亿元引发通胀”的说法没有理论、现实依据;并建议下一阶段我国应快回归稳健的货币政策。

  央行旗下《金融时报》当天发布张健华接受采访的全文显示,张健华指出,货币是个存量概念,GDP是个流量概念,两者不能直接相减,更不能用一个时点上的存量数去减今年前三个季度的流量数。

  他表示,近期,央行在保持货币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的同时,密切关注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和银行体系流动性变化,有针对性地开展逆周期的货币政策操作,上调了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他认为,下一阶段,我国应该根据形势发展要求,尽快回归稳健的货币政策,央行也会继续引导货币条件逐步回归常态水平,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好通胀预期的关系,提高金融支持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

  对于我国M2/GDP偏高的问题,张健华表示,2009年M2/GDP大幅上升是一个特殊现象,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不利影响情况下实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的结果,并不能因此得出我国的M2/GDP还会进一步攀升的结论。

  他解释称,国际收支“双顺差”局面形成后,通过外汇占款形式被动投放的基础货币源源不断地增加。从2002年末到2010年9月末,外汇占款由2002年底的2.21万亿元增加到19.5万亿元,增长了7.8倍;外汇占款占基础货币的比例由49%增长到121%。受此影响,基础货币也扩大了2.6倍。

  此外,在应对金融危机的过程中,央行降低了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再加上信贷高投放导致商业银行超储率和现金比率下降,因此货币乘数又明显上升。基础货币不断增长与货币乘数的扩大,共同造成了我国货币的高增长。

分享: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责任编辑: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主办:赣金共赢(赣州)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金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2025067349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1187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