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国内银行 >> 正文内容

通胀与贷款挑战中国调控目标

来源:华尔街日报中文网    作者:佚名    发布时间:2010年11月12日

  为控制大规模刺激计划所带来风险,中国政府设定了几个关键的经济目标,但它报告的10月份通胀率和银行新增贷款均高于预期,这些目标能否实现,遂成悬疑。

  随着2010年行将结束,政府将今年通胀率限制在3%左右、银行新增贷款限制在7.5万亿元(约合1.1万亿美元)的计划,都很有可能遭到突破。政府去年全力以赴推动增长,以抗击金融危机,这两个目标是年初它在力图改弦更张之际制定的。

  去年新增贷款出现历史性飙升,几乎达到10万亿元,很有可能使银行背上坏账并令泡沫膨胀,政府希望避免这种情形在今年重演。但事实上银行的放贷冲动和物价的上涨压力都强于预期,很多分析人士认为,这将迫使政府采取更严厉的措施。

  随着食品价格上涨达到两年来最快,中国10月份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4.4%,远高于9月份3.6%的涨幅,也高于市场预期的4%。全年通胀率现在已经达到3%,很有可能进一步走高,除非接下来两个月的数字大幅减缓。

  国家统计局发言人盛来运周四在宣布数据的时候说,“我想,实现全年价格调控的预期目标,必须要付出更大的努力。”他说,“我们觉得从目前情况来看,物价上涨压力在加大,宏观调控压力也在加大。”

  中国央行另行发表声明说,10月份发放新增贷款总额为5,877亿元。这个数字较9月份基本没有变化,但因以往的10月份贷款活动往往较少,所以也远远高于预期。10月份贷款余额增长速度也从9月份的18.5%增加到19.3%。今年发放新增贷款已经达到6.88万亿元,要守住全年7.5万亿元的目标,接下来两个月的月度银行贷款就必须减半至3,100亿元左右。

  经济预测机构IHS Global Insight驻北京分析师桑顿(Alistair Thornton)说,虽然在一年最后几个月,随着银行的贷款指标即将用完,贷款增长过去一般都较缓慢,但在今年,银行看上去越来越有可能超过这个目标。

  周四公布的数据有助于解释中国央行再次显示出的收紧货币政策的紧迫感。

  周三,中国人民银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也就是要求银行把更多的资金存起来而不是贷出去。出台这个收紧银行信贷的措施,离央行接近三年来首次上调基准利率不到一个月,显示出政策力度的加强。

  央行副行长胡晓炼周四第一个对上调准备金率之举发表官方评论。她说,此举“表明了我们会持续地使流动性供给和银行体系流动性能够合理”。她说,央行“还将密切关注物价的走势,要继续灵活有效地运用这些传统的工具”。

  作为这一表态的体现,央行周四通过定期公开市场操作从货币市场净回笼资金300亿元,远远高于上周5亿元的水平。交易员说,他们预计央行将在未来数周出售更多短期债券,吸收资本流入。

  官员们在公开场合保持了自信。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价格司副司长周望军周三说,大宗商品储备和其他政府措施是可以控制通货膨胀的。他说,虽然全年平均通胀率可能会小幅超过3%,但这仍将符合官方目标,因为官方目标只是说要把通胀率保持在“3%左右”的水平。

  但经济学家认为,通胀率的上升已经引起官方的警觉。

  德意志银行(Deutsche Bank)经济学家马骏说,通胀率明显高于市场和政府一两个月前的预期,我们认为在接下来几个月,抗通胀可能会成为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他预计政府会进一步加息,并继续允许人民币对美元升值。

  周四发布的其他数据显示中国国内经济继续稳定增长。这或许会让官员们放心,经济增长是可以承受更多抗通胀措施的。反映制造业这个关键行业活动的关键指标工业增加值,在10月份较去年同期增长13.1%,只是略低于9月份13.3%的增幅。作为资本支出基准指标的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继9月份增长23.2%之后,10月份稳定增长23.7%。

  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Moody's Investors Service)周四将中国国债评级从A1调至Aa3,上调一个级别,也给政府的政策投了一枚信任票。

  穆迪高级副总裁拜恩(Tom Byrne)说,过去一年的成绩证明,中国对2008年危机的政策应对是有效的。他说,上述评级的依据,是中国当局得以保护系统性稳定不受2009年大规模信贷扩张所产生的潜在威胁的影响。


分享:

来源:华尔街日报中文网

责任编辑: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