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赣州政经 >> 正文内容

赣州城市升级提速

来源:中国建设报    作者:卢丹    发布时间:2012年07月27日

  从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到海西区、横琴岛、海南、陕甘宁、赣南,近年来国务院密集出台区域振兴规划并覆盖全国。作为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和保增长的重要战略,区域振兴不仅与城市化周期的地理变迁同步,也激活了更多的城市潜力与区域价值,对我国二三线城市升级与房地产发展起到了关键的引擎作用。

  一纸规划将老区赣州再度推到前台。

  7月初,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发布《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下称《若干意见》)。正处于特大城市建设轨道上的赣州———这个接壤粤闽湘三省的江西最南端城市,正迎来新一轮发展契机。

  “我们曾与长三角、珠三角、浦东、西部大开发失之交臂,‘东不成西不就’,如今赣州左右逢源,对于其城市功能升级、人居环境改善可谓利好多多。”赣州市房地产开发协会相关负责人对《中国建设报•中国住房》记者说。

  随着城市化周期向二三线城市转移,赣州的地缘优势、城市潜力及新区开发空间日益凸显。去年年底,华润、中海等全国品牌房企入驻布局,本土开发商以“品质服务”绝地反击,都在印证着赣州城市价值亟待重新厘定。

  城市版图更新换代、人居需求日渐提升、品牌房企竞争激烈,种种内外因素正合力改变着赣州房地产市场的既有格局。

  特大城市呼之欲出:

  一个三线城市的地产机遇

  在整个赣南振兴的全局战略中,赣州当仁不让地成为“发动机”。作为江西的南大门和省内第二大城市,赣州的经济辐射能力日渐显著。

  《若干意见》出台后,江西省委党校在《江西日报》上撰文指出,要建设以赣州中心城市为主体的赣南城市群,应调整赣州中心城市行政区划,完善城市功能,促进产业集聚,形成赣粤闽湘四省通衢的特大型、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

  “赣州向特大城市迈进是必要更是必然。近几年赣州的经济发展步伐较快,特别是科学的城市规划和有效的产业集聚为城市升级奠定了基础。”江西财经大学党委书记廖进球教授如是说。根据规划,到2020年,赣州中心城区面积要达到200平方公里,总人口达到200万。

  数据显示,2011年赣州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6057.7元,同比增长13.06%;今年1~5月份,赣州市固定资产投资达到330.24亿元,同比增长30.5%。GDP和人均收入的稳定增长,私营经济的快速崛起,产业经济的蓬勃发展,直接促动了赣州城市版图的升级。

  一些全国性品牌房企提前嗅到了商机,素以本地开发商主导的赣州楼市开始迎来“外来者”。

  2011年12月28日,华润置地竞得赣州章江新区近285亩土地。这不仅是华润置地首次进入赣州,更是其首次将万象城商业产品系落子三线城市。赣州华润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赣州万象城的商业覆盖面,将“以赣州为基点辐射整个赣南甚至粤闽区域”。

  今年2月初,全国楼市仍处在深度调控之中,中海地产仍一举拿下赣州章江新区三宗土地共计526亩,总建筑面积逾百万平方米。全国品牌房企的提前布局,无疑是对赣州在整个赣南城市群中领头羊位置的认同。

  “随着一线城市开发饱和,二三四线城市房地产发展空间日益明显。”赣州当地品牌房企中洋地产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从政策面上看,三四线城市由于主要以本地购买力为主,投资投机需求较少,政策风险较小。从发展潜力上看,赣州房地产正进入新的上升期,势必在赣州特大城市战略中扮演重要角色。”

  赣州向南:

  章江新区的历史使命

  在“一脊两带,三心六片”的新城市规划的统筹之下,章江新区成为赣州城市变迁中最为亮眼的主角。

  “要加强品质城市建设研究,突出山水园林特色,彰显城市文化特色。”对于赣州的城市发展规划,赣州市城乡规划建设局局长廖乐春如是表示。

  然而,随着老城区建设饱和,以及赣州对城市历史文明的重视,老城区在城市品质建设过程中受到极大制约,开拓全新的疆土成为必然选择。

  根据规划,“南进、西拓、东延、北控”是赣州城区空间发展的方向,其中老城区被定位为历史文化名城和旅游中心,章江新区则被定位为具有行政、商务、居住等多功能的综合新区。

  2009年,赣州市政府南迁,从老城区越过章水到章江新区,赣州城市开发热潮也随之“南进”,城市商品房出现了跨江和老城沿江的发展轨迹。

  “章江新区是赣州城市发展的重点方向,区域板块的吸纳功能和价值正在不断提升。”赣州市城乡规划建设局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2012年赣州市有20个重点城市配套项目集中在章江新区,总投资额达到83亿元。

  而章江新区也正处于第二轮高速发展阶段。

  “第一轮从2009年开始,以市政府为中心开发;第二轮则从2011年末开始,以章贡区政府和城市中央公园为中心,正在形成赣州的中高端建筑群落。”中洋地产负责人说。由中洋地产开发的公园首府项目则处于第二轮开发片区的中心位置,与章贡区政府一街之隔。

  目前来看,老城区正在演变为传统置业板块,产品多为高层,客群以老城区人群为主;而章江新区则成为高端置业板块,产品以高层、超高层为主,价格已超过老城区,客群以新兴的城市富裕阶层为主。

  城市核心区的地理变迁,带来的是区域价值的重新量定与人居理念的升级换代,赣州市房地产市场的即有格局也随之发生深刻改变。

  公园首府“金管家”启示:

  从造园造景时代到品质服务时代

  5月14日,中洋•公园首府在赣州门户网站公开招聘“专属片区式”金管家,一时引起业内争议。而这背后,是中洋地产即将推出的的“金管家”服务管理体系,这也成为赣州当地首个提出“品质服务”的“吃蟹者”。

  “从最初的筒子楼到商住楼,从花园社区、江景社区到重视物业服务品质,赣州房地产市场经历了一轮轮的华丽转型。”一位当地资深地产人士说。

  2007年,赣州楼市进入快速发展期,房产品开发从造房时代跨入造园时代,这对赣州房地产行业起到了革命性的刺激作用。如今,中洋?公园首府“金管家”服务理念提出,且不论事件是否营销噱头,至少为这个亟待提升城市品质的三线城市提出了一个全新的命题。

  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副会长朱中一对记者表示:“随着调控持续深入,投资投机需求退场,有效购买力大幅减少,如何从观望氛围浓厚的市场中脱颖而出,房企营造产品的能力备受考验。”

  而产品力,不仅仅指住宅的实体和硬件部分,还包括无形的软件部分,即社区物业服务。纵观住宅的全生命周期,物化阶段的一次性投入较大,但时间较短,更为漫长的是居住者的社区生活———房地产价值链条亟待拓展。

  事实上,这在全国一二线城市中并不鲜见,一些全国品牌房企也推出了自己的物业品牌,例如招商物业的“红丝巾”、万科物业的“金钥匙”、华侨城物业的“金管家”、绿城的“园区生活服务体系”等。

  “当前赣州物业水平基本停留在安防、保卫、清洁等基础功能层面,许多所谓的物业服务升级也仅仅是社区智能化升级,这种水平难以匹配赣州快速发展的城市形象。”上述当地地产资深人士认为,目前赣州房地产正面临着一个向上的瓶颈,即后期物业管理服务的跟进,“这将成为未来市场竞争的重心”。

  《若干意见》发布后,赣州房地产界曾专项组织过一次研讨会,提出要共同推进赣南苏区振兴发展,努力建设创业、宜居、平安、生态、幸福赣州。从“造园造景”到“品质服务”,赣州城市升级正在加速进行中。

  城市核心区的地理变迁,带来的是区域价值的重新量定与人居理念的升级换代,赣州市房地产市场的既有格局也随之发生深刻改变。

  公园首府“金管家”启示:

  从造园造景时代到品质服务时代

  5月14日,中洋•公园首府在赣州门户网站公开招聘“专属片区式”金管家,一时引起业内争议。而这背后,是中洋地产即将推出的“金管家”服务管理体系,这也成为赣州当地首个提出“品质服务”的“吃蟹者”。

  “从最初的筒子楼到商住楼,从花园社区、江景社区到重视物业服务品质,赣州房地产市场经历了一轮轮的华丽转型。”一位当地资深地产人士说。

  2007年,赣州楼市进入快速发展期,房产品开发从造房时代跨入造园时代,这对赣州房地产行业起到了革命性的刺激作用。如今,中洋•公园首府“金管家”服务理念的提出,且不论事件是否营销噱头,至少为这个亟待提升城市品质的三线城市提出了一个全新的命题。

  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副会长朱中一对记者表示:“随着调控持续深入,投资投机需求退场,有效购买力大幅减少,如何从观望氛围浓厚的市场中脱颖而出,房企营造产品的能力备受考验。”

  而产品力,不仅仅指住宅的实体和硬件部分,还包括无形的软件部分,即社区物业服务。纵观住宅的全生命周期,物化阶段的一次性投入较大,但时间较短,更为漫长的是居住者的社区生活———房地产价值链条亟待拓展。

  事实上,这在全国一二线城市中并不鲜见,一些全国品牌房企也推出了自己的物业品牌,例如招商物业的“红丝巾”、万科物业的“金钥匙”、华侨城物业的“金管家”、绿城的“园区生活服务体系”等。

  “当前赣州物业水平基本停留在安防、保卫、清洁等基础功能层面,许多所谓的物业服务升级也仅仅是社区智能化升级,这种水平难以匹配赣州快速发展的城市形象。”上述当地地产资深人士认为,目前赣州房地产正面临着一个向上的瓶颈,即后期物业管理服务的跟进,“这将成为未来市场竞争的重心”。

  《若干意见》发布后,赣州房地产界曾专项组织过一次研讨会,提出要共同推进赣南苏区振兴发展,努力建设创业、宜居、平安、生态、幸福赣州。从“造园造景”到“品质服务”,赣州城市升级正在加速进行中。

分享:

来源:中国建设报

责任编辑:李华林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