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国内银行 >> 正文内容

资产质量持续稳定 信贷风险不容忽视

来源:金融时报    作者:佚名    发布时间:2010年11月01日

  五家国有控股上市银行的2010年三季报已于10月底公布完毕,各行不出所料地延续了上半年的盈利增长态势,而传统的信贷业务也依旧是各行利润的最主要来源。数据显示,五家国有银行中,利息净收入同比增速最低的也有17%,最高的则达到了36%。在盈利能力和资产规模扩张程度高度相关的情形下,各行的信贷质量和风险控制依旧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资产质量保持稳定三季报显示,在这一季度,国有银行的不良贷款率继续下降,拨备覆盖率则保持在较高的水准。

  工行的不良贷款余额及不良率连续第11年实现“双降”。截至9月末,该行不良贷款率为1.15%,较年初下降了0.39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则升至210.16%,较2009年上升45.75个百分点。

  农行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率继续保持“双降”。截至9月末,不良贷款余额为994.38亿元,比上年末减少208.03亿元;不良贷款率为2.08%,比上年末下降0.83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为159.70%,比上年末提高54.33个百分点。

  中行的不良贷款率是1.10%,比上年末下降0.42个百分点;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198.93%,比上年末上升47.76个百分点。

  建行的不良贷款余额较上年末减少95.49亿元,不良贷款率降至1.14%,较上年末下降0.36个百分点,减值准备对不良贷款比率高达213.48%,较上年末增加37.71个百分点。

  交行的减值贷款比率为1.22%,比年初下降0.14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达到167.95%,比年初提高16.90个百分点。

  从数据看,各行的资产质量仍在持续改善中,拨备覆盖率的普遍提高也体现了其对抗风险能力的重视。

  信贷风险仍须谨慎生息资产规模增长、净利息收益率继续小幅回升是利息收入增加的主要原因,而利息收入又是各行利润的重要来源,这使得外界尤为关注央行加息对于商业银行的影响。

  从短期来看,活期存款利率并未上调,而此类存款占了总数的一半左右,商业银行将享受到利差扩大带来的好处,证券业评论人士也普遍认为这是对银行股的一大利好。但从中长期来看,情况或许有所不同。房地产信贷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依旧被视做悬在空中的两块大石。加息后,房地产企业和购房人的还贷压力都将变大;如果还有后续的加息到来,这种压力会被放大,房地产信贷的风险将值得高度关注。

  地方融资平台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加息后地方政府的还款量也会增大,相关风险暴露的几率也将增大。另外,一旦加息对土地价格造成了显著的打压,影响了地方政府的还款能力,那么地方融资平台很有可能出现偿付危机。

  根据银监会的统计,截至2010年6月末,各级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余额为7.66万亿元。这一数字意味着各行有10%到20%的贷款投向了地方融资平台。值得注意的是,此次长期存款利率上调的幅度要大于同期的贷款利率,如五年期存款利率上调了60个基点,而五年期以上(含)只上调了20个基点。分析人士指出,此举一方面是为了回收流动性,吸引更多资金成为长期存款,另一方面也表现了监管层给予融资平台一定的政策倾斜,不希望加息给地方政府带来过大压力。从目前情形来看,地方融资平台风险处在可控范围内,但长远走势如何值得高度关注。

  结构调整快马加鞭三季报和年报、半年报相比篇幅要缩水很多;但在有限的篇幅中,各行无一例外地强调了自己在结构调整方面所做的工作。这体现了各行期望通过转变增长方式规避信贷风险,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努力。

  这种调整首先体现在信贷结构上。如工行,该行对国家重点振兴行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节能减排等绿色产业给予了重点支持。同时,大力拓展小企业贷款和贸易融资业务,9月末小企业贷款余额已达4270亿元,比年初增加1162亿元,增幅达到37.4%。

  再如建行,该行房地产业贷款增速远低于公司类贷款,教育、卫生等重点民生领域贷款增幅达16%,大幅高于公司类贷款平均增速。同时,对产能过剩行业严格信贷准入与风险排查,全面实行名单制管理,贷款余额较上年末下降194亿元。

  另外,各行不遗余力地加大在中间业务领域的开垦力度,希望借此调整盈利模式。

分享:

来源:金融时报

责任编辑: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