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不需要的>> 江西经济新闻 >> 正文内容

“从乡巴佬到大老板”的创富传奇[图]

来源:大江网-信息日报

发布时间:2012年07月24日

    犹太人是全世界最会赚钱的人,而如今,在赣鄱大地上也出现了这样一群会赚钱的人,他们不断上演着“从乡巴佬到大老板”的传奇,这就是广丰人。

  目前,广丰县每年回乡创业的资金都达5亿元以上,创业者中资产过亿元的有30多人,五千万元以上的有80余人,百万资产以上的有1万多人,每45人中就有一个老板。返乡创业大潮激活了广丰县域经济,成为江西发展县域经济的一个样本。

  那么,广丰“创富商帮”缘何纷纷返乡创业?广丰县从“草根经济”发展到“老板经济”,全民创业背后深层次的原因是什么?连日来,本报特派记者深入广丰县进行了深入调查。

广丰木雕城与红木街

  “创富商帮”抱团返乡创业

  “我们全县总人口90.2万人,每年都有30余万人常年在外务工创业。哪里有市场,哪里就有广丰人,广丰人的足迹遍及全国各地。”上饶市委常委、广丰县委书记倪美堂介绍说,这一点广丰人与温州人无异。

  与此对应的是,在上海、广东、浙江等地,陆续出现了“广丰村”、“广丰街”,而且近年来,广丰人的“挖机军团”、“红木军团”、“建筑军团”等创业聚群,在神州大地声名远播。

  “我们现在要回老家来创业,在外面再成功总有种找不到归属的感觉。”广丰“木雕军团”的领军人物余水生告诉记者,常年在外打工的他,在2000年回家创办了江西省斯尔摩红木家具有限公司。

  余水生向记者介绍,他们全县有1.5万人在外从事红木雕刻、家具行业,创办红木家具加工企业200多家、工艺木雕公司200多家,累计年产值超200亿元。在2011年首届江西省木雕高级工艺师评审中,4位江西省高级工艺美术师中有3位是广丰人。

  “我们这些人已经抱团返乡创业,我们县红木一条街已经建成,现落户红木雕刻企业100多家,年内有望落户300多家,三年内红木文化产业可实现产值100亿元。”余水生告诉记者,现在很多人纷纷找他帮忙,在红木一条街物色好店面,要回老家创业。

  其实余水生的故事与广丰红木一条街的形成,恰恰是广丰“创富商帮”抱团返乡创业的一个缩影。由此,广丰县也从“十万斗笠闯天下”到“六万挖机闹九州”,再到“万名老板创大业”,实现了由“打工经济”向“创业经济”的转变。

  据不完全统计,广丰县个体工商户达12000多个,民营企业达700多家,其中每45人中就有一个老板,资产过亿元的有10多人,过千万元的有1000多人,过百万元的有1万多人。

  48项优惠措施帮扶“草根”当老板

  外出打工积累了资金与技术的广丰人,为何纷纷返乡创业?

  或许从返乡创业的毛贞身上能找到答案。在广丰县卧龙城小区返乡人员创业基地,从事灯具批发零售的毛贞女士,回乡创业前她一直在上海等地帮老板看店。

  “2008年底趁着县里出台了很多返乡创业优惠政策,我就选择返乡创业开起了自己的灯具店。”毛贞告诉记者,县里为解决返乡人员创业问题拿出了很多实实在在的优惠政策,如个体户在卧龙城小区内创业,可在5年内免2年租金、免3年税收等等。

  无独有偶,返乡创业人员徐国存也告诉记者,他返乡创业办了广丰国铝实业有限公司,除了水、电、土地及税收等各种优惠让他办厂非常顺利外,在招工方面也备感轻松。

  “我们这里没有招工难,县里干部大年初三就走进园区协助我们招工,有效解决了企业招工难的问题。我们公司计划总投资3.8亿元,目前一期已经完成投产,可实现年产值5亿元,税金1600万元。二期项目也已经开工建设。”对于返乡创业的未来,徐国存充满信心。

  对此,倪美堂告诉记者,全民创业是广丰持续发展的原动力,他们全力支持返乡创业者。2008年年底以来,广丰县委、县政府抓住了该县外出务工人员多、外出创业成功人士多和广丰人敢闯敢干的特点,建立创业扶持体系,推动全民创业工作。

  为了引凤还巢,广丰县着力打造回乡创业“绿色通道”,鼓励引导返乡农民工、下岗职工、在外创业成功人士、大中专毕业生、转业退伍军人和本土能人6支创业大军自主创业,从市场准入、税费优惠、资金扶持、创业培训、综合服务等方面,为创业者量身制定了48项优惠措施,多层次搭建平台,全方位服务创业,取得了良好成效。据不完全统计,全县每年回乡创业的资金都达5亿元以上。

  记者手记

  以民为本“海大则鱼巨”

  广丰县,江西省东北部一个山区县,近年来却缔造了一个关于地区人群的财富神话。透过广丰人创富神话的背后,却是广丰人栉风沐雨走过的一段全民创业历程。

  早在明清时期,这里就流行“扁担经济”;1949年前后,广丰又有了“墟场经济”;改革开放后,“打工经济”迅速壮大。1994年,新华社曾以《十万斗笠闯天下》为题,详细报道了广丰劳务输出的盛况。

  尤其是近年来,广丰涌现出了“铁甲军团”、“红木军团”、“建筑军团”等一个个创业集群,惊现“夏布村”、“扫帚村”、“草席村”、“头饰村”、“锡铂加工村”等100多个以留守人员唱主角的专业村,从业人员2万多人,年增收3亿多元。

  现在的广丰县,以“善抓商机、勇闯市场、敢冒风险、吃苦耐劳”的创业精神,已经从“十万斗笠闯天下”到“六万挖机闹九州”,再到“万名老板创大业”,实现了由“打工经济”向“创业经济”的转变,被很多经济专家称之为“广丰现象”。

  “海大则鱼巨”,其实,“广丰现象”最大的特点是“以民为本”,做到了“欲致凤者先树木,欲致鱼者先引水”。从制度、资金等诸多方面,扶持民本经济或者说“老百姓经济”,造就了一个人数多、队伍大、分布广、经营范围宽以及素质较高的广丰创富群体。这或许是我们破译广丰创富密码的一把钥匙。

  ■记者洪怀峰/文、图

来源:大江网-信息日报

责任编辑:

[版权与免责声明]

热门新闻

  • 还没有任何内容!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