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东方早报 作者:张飒 发布时间:2012年07月24日
或许是感到了利率市场化“加速跑”对利润增长的冲击与压力,中国的银行们纷纷启动新型网点的试点计划——“楼宇银行”、“智能银行”,网点越来越精简、员工越来越少,最重要的是用更少的运营成本去达成逐年递增的业绩目标。
银行“上楼”
浦发银行首家楼宇银行在17日开门迎客。这家新开业的楼宇银行设在市北高新园区聚能湾大厦的六层,200平方米的营业面积里取消了传统银行的现金柜窗口,仅布设两个非现金业务窗口和两间业务洽谈室,并且包括支行行长在内一共只有6名员工。
“沿街营业的银行‘上楼’了,这并非是为博眼球效应。”参与筹建楼宇银行的浦发银行闸北支行副行长张文钰算了一笔账,把银行网点开到“楼上”,大幅度减少了网点运营开支。
“楼上每平方米的租金单价至少比沿街门面少一半,由于不设现金柜,网点面积也只有传统银行网点的1/3,现金业务不配上七八个柜员轮班根本开不起来,这么算来,人力投入、营业场所投入与传统银行网点都有很大幅度的节省。”
张文钰表示,在前期调研中,考虑到周边没有居民区、高新园区内数千家注册企业却只有两家银行网点,因此新网点的定位以对公业务为主,主要满足工业园区内的小企业金融需求。
“一个很大的网点可能并不一定契合中小企业的需求。” 张文钰指出,中小企业的金融需求以融资为主,现金结算相对较少,设置非现金柜可办理小企业常用到的票据结算业务,而少量涉及到现金的业务通过一台ATM机即可解决,“开现金柜还必须配置安保人员、安装防弹玻璃等,成本投入都不小。”
据介绍,仅有的6名员工中,除2名非现金柜的柜员外,另外包括行长在内的4人小组主攻工业园区内的业务营销。
“银行的架构轻了,利润增长就比传统的银行网点有先发优势。”对楼宇银行的发展,张文钰信心满满。
据早报记者了解,浦发银行今年启动的楼宇银行试点计划并不局限于工业园区、高新技术园区,居民社区、高档写字楼也是布点方向,根据具体的区域需求,楼宇银行的定位模式也将呈现差异。
“无人银行”
银行业内人士坦言,一些“先知先觉”的银行其实早已开始思考如何在利率市场化改革中占取先机,尽快尽可能多地扩大成本优势被认为是对的方向。
交通银行和广发银行就分别在近期新推“iTM”(远程智能柜员机)和“VTM”(24小时智能银行机),探求“无人银行、有人服务”的网点模式。
交通银行称,首批iTM将于上海、南京、广州等城市先行布放。据介绍,iTM具备现金存取、银行卡发卡、存折补打、身份信息采集、资料扫描、票据收纳、回单打印盖章、多媒体音视频通讯、远程桌面协同等办理银行业务所涉及的各项功能,原来必须在柜面有现场柜员参与的交易,都可通过iTM与远程银行柜员互动完成。
“某种程度上,远程智能柜员机可以说是一个微型的、不关门的、为客户提供贴身柜面服务的‘微’银行网点。”交行相关负责人表示。
广发银行的VTM也提供全天候的远程人工服务,不但能实现传统ATM的存取款和转账功能,还能做到传统ATM不能做到的自助开户、自助申领储蓄卡和信用卡。
广发银行董事长董建岳表示,自己在国外考察后体验了许多国外类似的自助视频服务后,要求其相关部门研制出来并申请了专利,他希望解决更多客户“上班时间来不了银行,下班时间找不到银行”的烦恼,并计划在今年年内将智能银行推广至全国16个有广发分行的省市。
据了解,VTM屏幕上出现的视频客服人员由该行的电话银行客服在四个月的集训后转型而来。
广发银行也算了一笔账:一台VTM至少可以替代两个柜台窗口,而一台VTM设备的造价相当于三个柜员一年的工资,但一台VTM事实上能节约支行一半的人员。
“重要的是让客户体验好,我们的客户规模可以做上去,投入肯定很快能收回,复制的成本比研制就大大降低了。这是我们差异化竞争很重要的举措之一。”董建岳坦言,在未来,该行还会尝试在高端社区里布设VTM,到时社区居民可以在散步时通过这一“无人银行”来办理琐碎繁杂的银行业务。
“有点像苹果手机的概念,我们希望客户能够喜欢在我们银行办理业务的体验,喜欢我们这种智能化的网点,将来必定会吸引更多优质的客户。”广发银行行长利明献说,广发银行希望通过对“无人银行”或“远程银行”的推广在未来五年将该行金融资产30万元以上的客户数量扩大一倍。
在他看来,中国利率市场化的趋势还会持续。
“可能比大家预计还要快。”利明献说,现阶段每家银行都在谈差异化竞争,重点还是在现有业务资产组合上做调整,比如要不要把对公变少一点,或者要不要把零售业务作为主力去推,银行不仅需要在现有资源配置上进一步优化,还要在对内的考核上进一步差异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