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国内银行 >> 正文内容

商业银行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

来源:金融时报    作者:佚名    发布时间:2010年10月25日

  主持人:本报记者程瑞华特邀嘉宾:南开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刘晓欣

  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工作自2009年4月8日开展至今一年有余,发展势头良好,积极有效地推动了人民币国际化进程。那么,今后在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方面,还需要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循环机制?应采取怎样的措施鼓励和引导国内资金积极参与跨国投资?如何有效防范和控制风险?记者日前就这些问题与南开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刘晓欣进行了对话。

  主持人:在当前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形势下,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有着怎样的意义?

  刘晓欣: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首先受益的是广大从事进出口贸易的企业。在实行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前,我国企业的对外贸易都需要用美元、欧元、日元等外币进行结算,不得不承担汇兑成本,而且也承担了汇率波动的风险。在实施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后,企业可以直接使用人民币进行贸易结算,免除了企业购汇、结汇的费用,降低了由汇率波动产生的风险,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固定了企业的成本和收益,有助于提高企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保持对外贸易稳定增长。

  其次,对于我国的商业银行而言,实施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是银行业发展面临的一次难得机遇。一方面,会促使许多境外企业在我国商业银行开立人民币账户,扩大国内商业银行的客户资源;另一方面,除了为企业在境内提供人民币结算业务,我国商业银行还可以为境外银行开立人民币同业往来账户提供境内代理服务。由此可以增加我国商业银行汇兑、结算收入以及相关的中间业务收入。同时,作为人民币主要供给者的我国商业银行,其国际化程度和国际竞争力也会不断提高。

  第三,作为人民币跨境结算中心试点的香港,也成为了这一改革中的重要受益者。随着试点的不断深入,香港将成为人民币对外流出和流入的通道和枢纽,其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将进一步巩固和增强。

  主持人: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目前还存在哪些问题?

  刘晓欣:境内试点银行和贸易对象的覆盖范围比较狭窄,税收和海关等配套性制度仍然不完善,企业在政策不明朗的情况下更倾向于通过小规模的业务进行摸索尝试,因此对该项试点改革持观望态度的企业不在少数。与此同时,试点银行中的外资银行数量较少,境外企业获得人民币的途径也少之又少,因此海外买方通过开具人民币信用证和账户进行人民币结算就显得不是很便捷。这是其一。

  其二,目前人民币离岸市场尚未形成,海外人民币存量较少,境外银行人民币业务也不是很充分,人民币的输出渠道极不顺畅。同时,目前人民币在资本项下仍然不能自由兑换,人民币保值增值的运作渠道较少。

  其三,目前结算币种的选择权在外方手中。境外企业选择人民币国际结算存在手续繁琐、人民币品牌等障碍。国外企业出于汇率风险、投资受限等考虑,对人民币结算业务的接受意愿不太强。

  主持人: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应该如何完善?

  刘晓欣:一是拓宽人民币回流渠道,建立良性循环机制。要改变以往人民币“只出不进、停滞在境外”的态势,构建人民币“有进有出”的良性循环机制,保证人民币在境内境外之间“活”起来。

  二是监控大资金流入流出,防范风险。一方面,要推进国内金融机构改革,增强其抵御风险的能力。另一方面,要接受美国的教训,加强金融机构监管,健全金融市场的准入退出机制,进一步扩大监管范围,尤其关注大笔资金的流入流出,加强对人民币跨境流动的监管。

  与此同时,要着手建立防范系统风险(或宏观风险)的官方金融风险防范体系。继续做好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体系及监管;控制好人民币进出境的几个重要“接口”,特别是在人民币国际化初期,资金进出口规模的监督和控制是第一道防线。

  主持人:目前,中国经济面临着第三次历史性转折,在这样一个重要的关口,我们该如何充分利用资本的国际化带动人民币的国际化?

  刘晓欣:中国对外投资近几年发展势头迅猛,统计资料显示,2008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为559.1亿美元,比2007年的265.1亿美元翻了一番多。2009年中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为433亿美元,同比增加6.5%;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777亿美元,同比增长37.3%,新签合同1262亿美元,同比增长20.7%。

  规模不断壮大的资本国际化,正是积极开展人民币国际化的好时机,在金融危机之后,中国正在形成对外投资的新一轮热潮。与90年代末到新世纪初企业外销的热潮类似,海外投资也是企业非常热衷的事情。这个浪潮将为企业解决一系列问题,还将为企业招揽海外人才,开辟海外市场和资源。企业从这个过程中获取的利益越大,越是要形成不可阻挡之势。因此,对外投资浪潮不仅是新一轮高增长的开始。今后十年将是中国经济全面升级的十年,金融国际化、人民币国际化会在国内外“推力”和“拉力”的合力之下完成,跨国经营是完善和进一步推进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的好时机;也是人民币国际化的最好时机。应积极实施以资本国际化带动人民币国际化的战略。

分享:

来源:金融时报

责任编辑: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