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国内银行 >> 正文内容

加息剑指通胀压力 货币政策凸显前瞻性

来源:金融时报    作者:牛娟娟    发布时间:2010年10月22日

  编者按:在发达国家经济走势扑朔迷离之际,备受关注的中国前三季度经济运行主要数据10月21日出炉。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前三季度我国GDP同比增长10.6%,但三季度GDP增速继续回落至9.6%。9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3.6%,创下23个月以来的新高。一系列数据备受瞩目,专家认为,当前物价水平处于预期之中,尚未出现恶性通胀现象;随着季节性食品涨价和“翘尾效应”等因素逐渐减退,CPI年内将见顶回落,但从长期来看,通胀压力依然较大;央行及时出台的加息之举,体现了货币政策的前瞻性,将对控制通胀发挥积极作用。本报推出专版对相关问题进行解读,敬请读者留意。

  国家统计局10月21日公布了三季度主要经济数据。对此,采访中专家表示,9月CPI数据与此前市场预期“较高”的态势一致,当前物价水平基本还是处于预期之中,尚未出现恶性通胀现象;而央行10月19日祭出的加息之举,体现了货币政策的前瞻性,将对控制通胀,合理管理通胀预期发挥积极作用。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对记者表示,9月份CPI比8月份略有增长,基本符合预期。从本质上来讲,今年的通胀形势与2007年热钱涌入、炒作风行的情况有所不同,主要是由于工资上升、原材料价格上升。而目前全球经济尤其是发达国家经济仍不太景气,输入性通胀的动力并不大。从前三季度CPI增长水平看,全年保证3%的目标问题不大。

  近几年来,国内物价频现上涨势头,从食品价格到生活日用品,到水、电、煤、油乃至房子,无一不与“涨价”连在一起。今年上半年,市场曾一度普遍预期因翘尾因素影响CPI的年内高点将在6、7月份出现,但二季度以来,随着国内外新涨价因素的增多,CPI的高点预期也在不断后移。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目前不少市场分析人士预计,CPI年内高点可能出现在10月。

  中信建投宏观研究员胡艳妮分析,10月份CPI上涨的压力受前期自然灾害的影响仍未消除,加上国庆长假因素影响,还有继续上涨的动力,但过4%失控的可能性较小。食品价格仍为推动CPI上涨的主要推手,在总需求下降、产能过剩和供大于求的大背景下,整体物价水平难以大幅提高。预计11月、12月CPI会有所回落,全年CPI同比上涨3%左右。

  “当前进一步推高物价走势的几个因素仍然存在。”华安证券分析人士则对记者表示,“在全球弥漫新一轮宽松货币政策预期的态势下,流动性宽松将成为明年推高中国通胀的主要外因。而在国内,资源价格改革的深入,食品价格持续上涨,货币供应量增速较快等,都将成为加剧通胀的潜在因素,因此将使第四季度物价上行的压力有增无减。”他进一步表示,如果不及时改变这种局面,通胀预期就会不断加强。

  对于各界普遍忧虑的通胀形势,央行日前宣布的“自10月20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之举,无疑已经清晰表明,管理层对通胀预期和通胀风险的管理已有所应对。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院长丁志杰对此表示,此前央行时隔3年后的首度加息,就是为了应对国内CPI的持续走高。

  在谈到央行加息对于控制通胀的作用时,业内人士普遍表示“很看好”。他们认为,随着物价上涨,我国“负利率”已持续数月之久,这不利于存款人增加收入、扩大消费,也不利于银行体系资金稳定。央行此次加息将使负利率幅度缩小,有利于稳定存款,遏制投机,合理引导预期。

  与此同时,有专家认为,我国当前通货膨胀压力不容忽视,央行此次加息力度过小,预计年内可能出现第二次加息。更有一些市场人士将本次加息视为“加息周期”的开启,甚至是货币政策转向的标志。

  “目前是否进入加息周期还不好判断,一切都将取决于未来经济发展态势和前期政策效果。但货币政策相机而动,充分发挥灵活性和针对性的态势已显现。”丁志杰表示,“从整个宏观调控形势来看,CPI近两个月连续高企,潜在的过剩、通胀和泡沫风险不容忽视,这就需要货币政策以更加灵活的手段对市场进行有效调节,及时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好通胀预期的关系。”

  他进一步说,作为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货币政策应更多地以国内经济形势为参考依据,增强针对性和灵活性,以及时应对新形势,对流动性、通胀预期等问题进行合理疏导。下一阶段要从抑制通胀压力,防范潜在的金融危风险的角度,进一步理顺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优化信贷结构,合理把握信贷投放的节奏,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水平的合理充裕,防范和控制信贷风险。

  采访中,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下半年货币政策将更加注重公开市场的灵活操作,即根据实际存贷款状况、外汇占款情况、金融体系流动性状况灵活进行公开市场操作,调节市场资金供求。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指出,虽然此次央行加息幅度只有25个基点,但由于市场对加息预期的启动,以及对人民币汇率升值的预期增加,四季度国内流动性压力将继续增大,外汇占款将可能增加。央行将可能继续使用紧缩货币政策对冲,继续加大央票的发行,同时由于外汇占款增加最主要的是体现在少数银行存款的明显增加,因此央行可能会再次使用差别准备金率这个工具。

  延伸阅读

  明年我国将采用新的CPI权重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10月21日透露,今年全国正在进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的基期轮换工作,明年起我国将采用新的CPI权重。

  盛来运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CPI权重不是人为确定的,是根据大约10万户居民家庭消费支出结构的调查结果确定的,是客观的。国家统计局将根据今年实际调查的最新结果,从明年起采用新的CPI权重。

  针对有记者提出的中国CPI中居住类价格权重偏低的问题,盛来运解释说,从动态角度看,房租支出占CPI的权重会不断提高,这是一个社会发展的过程,是生活水平提高的过程,也是消费结构不断升级的过程。

  盛来运说,中国目前CPI中,居住类价格的权重是15%左右,而美国是42%左右,这就是两个国家在发展水平和生活质量方面的差异。中国消费支出中食品支出占比(恩格尔系数)较大,在40%左右,而美国恩格尔系数已在20%以下,这也有个缓慢变化的过程。

分享:

来源:金融时报

责任编辑: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