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2年07月19日
楼市和股市历来被看作是投资品市场的两大主要品种。不过,在近期一系列的政策松绑环境下,楼市和股市却表现出冰火两重天的走势,楼市的迅猛反弹与股市的“跌跌不休”形成鲜明对比。虽然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楼市和股市的走势受宏观基本面的影响较大,但与政府的救市态度不同也息息相关。
今年以来,我国的宏观经济面临着持续下行的风险。为了实现“稳增长”的目标,宏观经济政策出现逐步放松的趋势,从财政政策的税收减免到货币政策的降息降准,资本市场的流动性有了较大的增强。
在这种背景下,楼市率先闻风而起。国家统计局18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6月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与上月相比上涨的有25个。值得注意的是,房价同比下降的城市个数虽然继续有所增加,但环比上涨的城市个数也增加较多。特别是在一些中心城市,房价在短期内迅速反弹,个别城市的价格已经恢复到调控前的水平。
然而,让人迷惑不解的是,同为投资品的股市却依然低迷不振,甚至屡创新低。自五月份以来,沪市A股已经跌去近300点,跌幅超过10%,绝大多数投资者亏损累累。
一般来讲,宽松政策不仅有助于楼市复苏,也有利于股市的上涨。但目前中国股市的这种貌似反常的走势,除了股市内部固有的问题和矛盾外,也与政府的不同态度有关。换句话说,股市和楼市背后的利益链不同,导致两者在同等环境下的不同命运。
虽然股市也是多方利益的博弈场所,一些地方政府为了鼓励企业上市圈钱,也会动用行政力量进行干预。但和楼市相比,地方政府和企业更为关注的是一级市场的发行价格。在当前的股票发行审核制度下,发行公司与承销商存在着强烈的“共谋”动机,通过高价发行和高市盈率发行损害投资者的利益。在这种“圈钱”意识占主导地位的情况下,企业在一级市场上一旦达到发行成功、圈钱到手的目的,就极容易引发二级市场的巨大抛售。据统计,截至目前,A股市场上今年以来已经有114家公司上市,其中每月约16家,共计融资811亿元,如果加上增发、配股和可转债等融资,今年上半年A股共融资2414亿元。然而,在二级市场上,大量新股跌破发行价,使得投资者损失惨重的现象屡见不鲜,这也是牵引大盘不断下挫的主要动力之一。
相比较而言,楼市背后的最大力量乃是地方政府的利益,关系到地方财政的多寡以及当地GDP的增长,这就是股市跌得、楼市跌不得的根源。比如今年上半年,房地产市场的持续低迷引发全国土地出让收益锐减,但在楼市反弹明显的今年第二季度,随着“地王”的不断出现,地方政府再次获得了巨额的出让金收益。
事实上,楼市和股市的不同境遇都是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的具体表现。无论是楼市的大幅反弹还是股市的持续下跌,都跟政府的过度干预与监管体制缺陷有关。只有尽快斩断楼市和股市背后的灰色利益链,建立健全相关的监督管理体制,给楼市和股市在国民经济发展中予以准确定位,才能使楼市和股市共同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稳增长、促民生的目标才能顺利实现。▲(作者是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劳动与社会保障系主任)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