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大江网-江西日报
发布时间:2012年07月16日
正值夏季,超市内琳琅满目的竹制产品成了抢手货。在南昌沃尔玛、家乐福等超市,7月15日,记者看到,竹制品生产企业多来自浙江、福建等地,难觅我省竹制品企业的身影。我省竹资源占全国26%,却难寻竹制品品牌,让人颇感尴尬。
如何培育出竹产业的“赣军”?科技创新成为当务之急。
现状尴尬:资源全国第二产值只抵浙江一县
“一说牙签,人们想到广东龙门,一说竹炭,人们想到浙江遂昌……”中国工程院院士、资溪县经济发展高级顾问张齐生问诊资溪县毛竹产业时说:“资溪县毛竹产业当前的‘病状’是同质化、低价竞争,注重量的建设、缺乏内涵建设,生产、开发应用领域过于狭窄。”
资溪县被称为“毛竹之乡”,其困境也是我省竹产业发展过程遇到的瓶颈。我省竹林面积82.4万公顷,其中毛竹林面积80.9万公顷,资源总量居全国第二位。目前,全省有竹加工企业780余家,虽然竹产品由原来单一的竹筷、竹拉丝等,发展到目前的彩竹工艺品、高档竹筷等有一定科技含量的系列竹制品,改变了我省过去只卖毛竹、只能做外省原材料基地的局面。但是,目前我省真正能在全国叫响的只有竹地板、竹胶合板、竹筷三大产品。
据了解,我省毛竹已涨至22元/根左右,但在劳动力、附属材料、水电费等成本上涨的情况下,像竹地板这类产品的企业已无优势可言,加上市场营销无序,导致市场上的成品竹地板比坯板价格还要低,不少竹地板厂只好关、停、并、转。在美国和欧洲的债务危机时,我省竹业面临的困难更多,全省竹胶合板企业原有154条生产线,目前只剩30余条线。
据省竹产业协会调查,我省竹产业发展与浙江等省份相比差距较大,按照2011年产值计算,浙江竹产工业总产值是我省3.7倍,外贸出口是我省的14倍。仅浙江省安吉县竹业总产值相当于我省的竹产业总产值。
效益较低:利用率仅30%缺乏高层次产品开发
高成本、低效益的现状,困惑着我省竹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资溪县现有毛竹林56万余亩,总蓄积量7370余万根,按照现有的12.6万人口算,资溪县平均每人拥有560根毛竹。然而在56余万亩竹林中,低产竹林面积竟占总面积的65%以上。在资溪县毛竹加工企业宣传宣传册上,往往能看到资溪县一些企业的“辉煌成就”,但这“看起来很美,品起来很苦”:服务上海世博会的“大庄”牌重竹地板,企业老板是浙江人,资溪只是个加工基地;国产宝马内饰用上了资溪县的毛竹,却是半成品运出去,结果是“人家吃肉,资溪喝汤”……
正大竹木有限公司总经理练正勇告诉记者,虽然自己的竹产品在武汉、北京、西安等城市供不应求,但都是民用型的,缺乏高层次产品的开发。位列“中国十大毛竹之乡”之首的浙江省安吉县已形成竹、笋制品2000余个品种。省竹产业协会组织员工在浙江考察看到这样一幕,人家毛竹收购是过磅称,而我们一根一根地量,很落后,也浪费资源。
“如果粗加工,一根竹子的增加值不到100元,如果制成键盘,或者更高级的风力发电机叶片,每根竹子的增加值至少在1000元以上。”资溪县林业局林政股股长张德安说。省人大代表、江西飞宇竹业集团总裁余红梅调研后说:“目前,我省毛竹的利用率仅为30%。”
出路何在:只有科技创新才能让竹子大放异彩
旅游超过100万人次的资溪县,只有一家毛竹工艺公司——竹城工艺。总经理李乃江既要自己创作,又要自己管理生产,产值甚少。“缺乏画师,缺乏创意,企业很难做大做强。”李乃江说。
华森林场董事长陶林佳告诉记者,自己承包了2万亩竹林,是为工艺品开发的原材料做准备,虽然陶林佳承包的竹林大多成材,他却表示开发竹工艺品还要等几年,现在全省旅游竹产品开发还不到时候。
奉新、宜丰、铜鼓三县有两个盛产毛竹,2000万元资产以上的企业有36家。竹地板总产量占我省总量的60%,竹胶合板总产量占我省总量的45%,毛竹资源占我省总量的35%。根据江西省竹产业协会调研,江西目前有一定规模的(年产值在2000万元以上)竹产企业有280多家,有相当一部分企业将资本转型到房地产、矿业、饮食业及入股其他行业。
虽然我省不少企业利用科技增加毛竹的价值,如江桥公司目前开发的竹键盘产品一根毛竹可做4个竹键盘,附加价值在800元至1000元;艺竹的彩竹花瓶工艺品,一根毛竹的附加值在1000元至1200元。但是这些仍拘泥物理应用,外省已经拓展到物理化学领域。“浙江的竹纤维、竹碳、竹医药等深加工产品为何能让消费者认可,关键是科技创新,只有科技创新才能让竹子大放异彩。”余红梅说。
目前,不少毛竹资源大县正与高校合作,浙江农林大学与资溪县政府以及落户资溪的企业签订科技、人才合作协议,安福县与国际竹藤网络中心、南京林业大学等科技院校建立了长期稳定的技术合作关系……对此,国家木质资源综合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刘志坤表示,这将推动江西毛竹深加工产业发展。
本报记者余红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