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财经评论 >> 正文内容

张庭宾:未来1到2年的最大悬念是什么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2年07月16日

    最近公布的2012年6月份中国CPI增速为2.2%,创下了29个月的新低;同时6月份PPI继续下降2.1%,这是PPI数据连续四个月以来的持续下降。由此,有不少学者认为,中国未来更大的威胁是通货紧缩。似乎与此相印证,上周最新公布的中国二季度GDP为7.6%,创下三年来的新低。

  此外,二季度的外汇储备和外汇占款情况显示热钱继续外流,其效果将收缩流动性,将压抑通胀。人民币兑美元的钞卖价也从3月底的6.3068贬值到7月13日的6.3883,贬值达1.27%。

  不过,由此就得出中国经济在不久将迎来通货紧缩的结论,仍有些过于简单。也有不少网友说,CPI降到了2.2%,却并没有感到物价下降,怎么反而觉得越来越贵呢?

  这个感觉是对的,也不能说CPI下降是错的,这里面有一个小把戏:这个CPI是居民消费品价格指数,但它指的是增幅,即在去年同期的价格基础上的增幅,只要不是负值,它就代表着物价在继续上涨。而由于有关部门有可能调整CPI构成的权重篮子,如果对其中价格下跌的增加比重,也有可能使CPI负增长,但居民实际感受物价仍上涨。

  国际油价和粮价与中国CPI走势一致

  2011年6月在上一轮CPI上涨周期中近乎峰顶,为6.4%(7月的6.5%为峰顶),因为其基数增幅高,在那个基础上再增长2.2%,其实也不一定低。

  至于这一轮CPI下降的原因,和近一年来的中国宏观调控有关系,但是更重要的原因是国际石油和粮食价格的下降——2011年6月初,原油的价格为每桶100美元上下,今年6月初跌至85美元左右;美国玉米同期由每蒲式耳(25.4公斤)约730美分跌至550美分,美小麦由约800美分跌至650美分,分别下跌约25%和19%。

  也就是说,去年6月份是国际石油和粮食价格的阶段性顶峰,也正是中国CPI增幅的顶峰;一年以来,随着国际石油和粮食价格的回调,中国的CPI增速也下降到了2.2%,其表现了高度的一致性。

  这个高度一致性是情理之中的,石油是工业的血液,因此油价的上涨将推高工业品的成本;粮食是食品、副食品的来源,粮价上涨,一切产品和副食品都会跟着上涨。虽然中国苦苦维系着18亿亩土地红线,但中国粮食的对外依存度不断提高却是不争的事实。

  仅以玉米为例,过去10年中,中国进口增长迅猛,2002年全年仅进口6280吨,2006年也只有6.5万吨,2011年却高达175万吨,仅12月份就进口了56万吨;今年仅1月份就进口了75万吨,摊到每个中国人身上为1.15斤。这还是在中国苦苦坚持18亿亩耕地红线、粮食连年丰收情况下的,倘若真如某些经济学家信口所言:放弃18亿亩耕地红线,将中国的吃饭问题交给市场、给世界,中国人将不得不面对更昂贵粮价,甚至被置于无粮可吃的悲惨境地。

  中国进口玉米主要来自于美国,但是美国现在大力推广生物能源——乙醇汽油替代石油战略,正重演着一场“羊吃人”的悲剧。根据2009年10月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报告:世界饥饿人口已经超过10亿,每7人中就有1人饥饿,每6秒钟就有一名儿童死于与饥饿有关的疾病。简言之,这是一场人类空前荒诞的悲剧。15世纪起的300多年中,英国贵族和资本家为了发展纺织业,将农民驱逐出土地,以圈地养羊纺线织布,史称“羊吃人”的圈地运动。

分享: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责任编辑:肖春华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