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业银行新战策:合纵78家小银行12862个网点,等于招商银行17倍,直逼建行工行
分行副行长带头营销,搞掂本地商业银行、信用联社和村镇银行,一笔科技输出的收入最高可达900万;上半年代理行代销理财产品占总额度的20%,产生收入达6054万
兴业银行终于去到它原来去不到的地方。它跟所有银行的路径都不同——它所形成的12862个网点,协同了78家中国三线活跃区城的中小银行。这家最初只盘踞福建的银行,现已触及到了29个省级行政区。
你可能不知道兴业银行的网点规模已是招商银行的17倍,交行的5倍,直逼四大行的建行、工行。兴业银行银银合作网点数达12329个,加上银行自身的网点数533,共计12862个。
这是一个以少聚多的方式,它会在物理量上赢过四大行。
这是以小成本获得高收益的方式,未来能给兴业银行带来质的变化。
银银合作最直接利益是体现在中间业务收入,在代销理财产品方面,上半年同业代销金额是337.50亿元,占整个兴业代销理财产品金额的1/5,所产生的直接收入达到6054.07万元。
它还只处于裂变的始端,但已经影响到银行的利润结构比例。未来如由量变转成质变,将可能会改变银行的业务模式及银行业的格局,它会是理财周报一直持续关注的银行。
这个吓死人的想象力
兴业银行联合的78家中小银行,主要分布于中国最活跃的城市,如长三角、珠三角及环渤海的三线城市。
贵州省兴业银行一直未涉足,但现与贵阳市商业银行联合,与该行的91家营业网点建立柜面互通,成功将兴业银行服务网络延伸至贵州。
在微小企业贷款最活跃的江浙地区,台州商业银行、浙江泰隆商业银行及浙江民泰商业银行在当地拥有大部分的微小企业主资源。该三家银行与兴业银行已完成柜面互通及信用卡代还款功能,合作网点78家。三家银行的个人客户办理兴业银行的信用卡等个人业务,未来陆续还有产品上线。
银银合作不光吸引到区域性的小银行,还吸引了全国范围的恒丰银行。该行以山东为据点,现已扩张到江浙两湖一带,全国自有网点94个,兴业银行与恒丰银行联合,与已完成柜面互通的协议签署,未来双方的财富管理资源可以互相共享。
能产生质的变化的,就是78家小银行12329个网点能将兴业银行的财富管理深入的涉及到整个中国区域,落实在12329个物理点上。
兴业银行根据78家三线城市的小银行需求,现已衍生出八大业务。包括支付业务、财富管理、融资服务、结构优化、科技输出、资金运用、外汇代理和综合培训。
在裂变的初始,不光兴业银行的财富管理理念及产品能深度的进入12329个网点,同时还增加了中间业务收入。
会计结算和财富管理,兴业银行会收取合作银行的清算手续费收入及代理业务手续费等。
各个产品的收费只产生于银行之间,不针对客户。如互相代理一笔存取款,代理行会支付给兴业银行15%左右的费用。同时结构优化、资金交易、融资服务等则收取一定利息。
科技输出和综合培训行方面,兴业银行要收取各项业务的费用,直接为银银合作带来物理收入。科技输出会收取商业银行信息系统建设费,托管运行维护体系费及灾难备份费用,分别是500万、300万及100万左右,共计该业务每笔收入达900万左右。2009年银银合作的物理盈利是5000万,2010年预计能实现1亿左右。
兴业去建设全功能的网点,则是小成本。因为产品模式可以复制,所以就减少投入成本。
激活中小银行的地方资源
同行之间本是竞争关系,但只有银行间有落差,才可能形成合作。如落差越大,合作粘度越高。这才是银银合作的核心。
落差体现在网络覆盖面、业务管理、风险管理、技术、人才和公司治理等方面。兴业银行在选择合作银行时非常重视其治理结构的规范,内部管理的到位,自身营运能力的强弱。对此会进行一系列评估,才决定是否合作。如某城商行历史久,遗留问题多,但合作机会并不大。
与农信社及村镇银行合作的机会更大些。它们地域性很强,规模小,兴业银行能为它们提供更大的服务空间,帮助它们解决很实际的问题,彼此的合作意愿更强,其合作粘度则越高。
兴业银行合作的78家银行中,其中60%-70%为城商行,30%-40%是农信社,余下的则是村镇银行。主要原因开展村镇银行的合作业务刚开展,这将成为未来主拓展对象。
银银合作多数是由兴业银行分行副行长带头推动,与分行同业业务部门客户营销,在营销过程中所需要的销售运行及专业方案设计则由同业业务部银行合作中心给予技术支持。
兴业银行分行把握当时资源会与当地的商业银行及信用社合作,开展合作业务,合作一般从柜面通开始,再到柜面互通,信用卡还款,财富管理等。
区域的商业银行的网点一般不多,不能完成满足兴业银行在当地网点的扩张。分行会与信用社合作,分行与当地的信用社联社合作,签定全省联社合作协议,这样在全省的柜面互通的业务网点能达到上千个。如合作联社的有江苏省农信联社网点3054个,内蒙古自治区联社网点2300个,福建省联社合作网点达到1856个。
兴业银行银银合作是如何发展,具体业务如何操作,将由总行同业业务部总经理郑新林深入解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