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黄河新闻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2年07月13日
7月11日,记者从全省融资性担保监管工作会议了解到,省金融办将对全省融资性担保公司和非融资性担保公司开展清理整顿工作。
相关数据显示,截至今年7月5日,经省金融办审批通过,领取经营许可证的融资性担保公司共223家,注册资本99亿元。其中,注册资本金人民币1亿元(含)以上的有30户,5000万元(含)至1亿元的共48户,500万元(含)至5000万元的共145户。融资性担保公司是此次清理整顿的主要对象。省金融办主任郭保民介绍:“目前,全省融资担保行业发展不足、规模较小的问题突出,一些融资性担保公司存在违规经营问题,有效监管不足。”
郭保民表示,融资性担保行业存在担保公司资本金不实等四类风险是清理整顿的重点。此外,由于非融资性担保投资公司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盲目从事高风险投资的问题,同样在山西不同程度地存在,因此,省金融办同样将对此类公司进行调查摸底。对于全省新设融资性担保机构的审批,省金融办也即将下发设立审批细则,新设融资性担保机构需报经所在县级、市级监管部门审核后,上报省金融办审批合法融资性担保机构经营许可证,部分地区将酌情限批。
■相关链接
融资性担保行业四大风险
1、担保公司资本金不实的风险,即担保公司取得证照后,通过其他投资方式变相抽离资本金,有的将资本金超比例投资或进行委托贷款,长期难以收回;
2、挪用或占用担保客户保证金,即将客户保证金挪用于高息放贷、委托贷款、投资或转为向银行缴纳保证金,若资金链断裂,很容易为担保客户造成巨额损失;
3、实际控制人模式和关联交易问题严重,即有的投资人通过其他公司代持股份的方式,跨区域设立机构,掩盖其实际控制人身份,有的担保公司通过关联企业虚构交易套取、骗取银行贷款,有的担保公司甚至从事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非法集资问题;
4、以委托贷款方式掩盖代偿风险,即对担保业务中出现的代偿,不按规定履行正常手续,而是通过向客户发放委托贷款、置换银行贷款等方式进行掩盖。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