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中国人民银行暂时提高工、农、中、建四大行及招商、民生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两个月,并于10月15日缴款。估计这将冻结银行体系内2000亿左右资金。
这一政策的出台主要原因可能是9月外汇占款增长较快、公开市场到期回笼压力较大,在CPI将创年内新高的背景下9月信贷增长超过目标所致,而针对不同机构进行差额存款准备金率也体现出央行“有保有压”的结构性信贷政策特点。
通过对前几个货币政策周期的观察可以发现,央行调整货币市场利率的模式为在CPI环比趋势抬头时,开始推高货币市场利率,随着CPI同比增幅的提高而逐步抬升货币市场利率水平,当同比CPI持续且明显下降时,才会逐步降低货币市场利率。由于9月CPI同比增幅可能升至3.6%至3.7%的年内新高,央行继续收紧资金面理所应当。
从央行不愿公告和仅暂时提高两个月存款准备金率可以看出,央行并未体现出全面坚定的紧缩货币政策的意图。实际上,当前国际金融市场和国内通胀走势都具有相当强的不确定性,且未来宏观政策的主基调尚未确定,因此,持续多次紧缩流动性的措施难以出现,并且12月份正是CPI同比增幅可能开始回落的初期,也许央行也要走一步看一步。
【据路透社文章综合整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