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昨日引述消息人士的话透露,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农业银行 及招商银行 、民生银行 均在被实施差别存款准备金之列。
有媒体称该通知已于昨日一早下达,相关银行预计本周内缴款,金额约2800亿元至3000亿元。市场预计这一措施的时效仅为两个月。
多位银行内部人士昨日向证券时报记者证实了这一消息。
华南某大型券商银行业分析师表示,这应该是个短期措施,从信贷投放来看几大行被实施差别准备金率是有可能的,但涉及招行和民生就比较令人费解,因为股份行受贷存比约束新增贷款量相对较少。
但招商银行行长马蔚华对有关媒体表示并不知情。
建行新闻处也表示,目前还不知道有这回事,没接到银监会的通知,传闻消息来源不够明朗。农行与民生银行新闻负责人也称不知道该情况。
影响股市吗?
■短期影响股市 银行股将有30%补涨空间
国泰君安研究所所长李迅雷称,央行提高六家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对A股市场短期肯定是有一定影响的,但银行股未来将有一波补涨行情,大概30%上涨空间。
■并非刻意紧缩 对A股影响不大
国泰君安分析师伍永刚表示,央行如果实行差别上调,相对来说政策弹性更大,不是特别刻意地紧缩政策,对目前预期相对乐观的市场而言,主要目的还是在于平抑流动性和控制通胀,对A股市场影响不大。
■维持突破向上趋势不会改变
财讯网分析称,从短线而言,对于金融、地产的利空,很大部分将会在资源类个股维持强势的境遇下逐渐消化,流动性和通胀类两大主线之间展开博弈的格局将在下阶段市场行情中开始演进,中期角度看,市场维持突破向上的趋势不会改变。
影响楼市吗?
■加大房地产业调控压力
国泰君安分析师伍永刚称,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消息出现正值新一轮楼市调控之时,这与楼市调控有很大关系,同样也是出于对市场流动性的考虑。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意在收缩市场流动性,同时也加大房地产业的调控压力。
■难以减少房地产信贷
深圳社科院城市营运研究中心主任高海燕表示,此举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使得一部分商业银行缩减对房地产领域的信贷,但通过加息、提高准备金率这些收缩货币流动性的举动,并不能真正减少银行对于房地产领域的信贷投资,还是在于各个商业银行要从内部信贷结构上来调整,减少其信贷份额。
■会进一步挤压楼市资金
此次会否对楼市产生影响,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夏斌表示不太方便作出评论。随着房地产“新国五条”的出炉,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会进一步挤压楼市的资金。
是否会加息?
■仅为收缩信贷 短期不会加息
中国社科院金融所金融市场室主任曹红辉表示,央行此举应该只是单纯的以收缩信贷为目的,且应是临时性行为,不作为加息的前奏。他认为合理的加息时点应该在2010年底至2011年初,且不对称加息的可能性更大。由于存款利率上调会导致银行利差缩小,银行盈利受阻,因此若加息,最有可能的方式就是单方向提高贷款利率。
■抑制通胀 不排除加息可能性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郭田勇指出,目前CPI屡创新高,使得负利率情况呈现。央行需采取措施应对负利率和高通货膨胀率。但是在全球普遍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的大环境下,如果采取加息的方式可能面临较大困难,因此选取了几家规模较大的银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但如果未来通货膨胀的情况不能得到有效抑制,负利率的情况不能得到进一步的改善,也不排除加息的可能性。
为何上调
■抑制流动性过剩是主因
此次央行对部分银行实施差别存款准备金率,主要是针对9月新增贷款冲高、央票集中到期以及8月、9月的外汇占款增加等情况。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夏斌表示,央行提高六家银行存款准备金率主要目的是抑制流动性过剩。
■彰显调控通胀压力决心
此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时机是处在国内房地产业调控政策密集出台的“多事之秋”,在国际各界纷纷采取降息措施的背景下,中国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也是管理层对目前国内通胀压力调控彰显决心的关键之举。
■人民币升值压力的反应
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作为并不剧烈的缓和性紧缩政策存在着明显的信号机制,也是针对近期国际市场上人民币升值压力的一种比较直接的“对话式”反应,尤其是针对美国要求中国人民币升值的倾向相对强烈的举措。紧缩政策的出台,侧面向世界发出比较明显的信号:中国目前的币值调整行为正在逐步开始实施,但并不会出现“休克疗法”。
差别准备金率制度
指对金融机构适用的存款准备金率与其资本充足率、资产质量状况等指标挂钩。实行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制度可以制约资本充足率不足且资产质量不高的金融机构的贷款扩张。
■加大房地产业调控压力
国泰君安分析师伍永刚称,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消息出现正值新一轮楼市调控之时,这与楼市调控有很大关系,同样也是出于对市场流动性的考虑。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意在收缩市场流动性,同时也加大房地产业的调控压力。
■难以减少房地产信贷
深圳社科院城市营运研究中心主任高海燕表示,此举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使得一部分商业银行缩减对房地产领域的信贷,但通过加息、提高准备金率这些收缩货币流动性的举动,并不能真正减少银行对于房地产领域的信贷投资,还是在于各个商业银行要从内部信贷结构上来调整,减少其信贷份额。
■会进一步挤压楼市资金
此次会否对楼市产生影响,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夏斌表示不太方便作出评论。随着房地产“新国五条”的出炉,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会进一步挤压楼市的资金。
是否会加息?
■仅为收缩信贷 短期不会加息
中国社科院金融所金融市场室主任曹红辉表示,央行此举应该只是单纯的以收缩信贷为目的,且应是临时性行为,不作为加息的前奏。他认为合理的加息时点应该在2010年底至2011年初,且不对称加息的可能性更大。由于存款利率上调会导致银行利差缩小,银行盈利受阻,因此若加息,最有可能的方式就是单方向提高贷款利率。
■抑制通胀 不排除加息可能性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郭田勇指出,目前CPI屡创新高,使得负利率情况呈现。央行需采取措施应对负利率和高通货膨胀率。但是在全球普遍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的大环境下,如果采取加息的方式可能面临较大困难,因此选取了几家规模较大的银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但如果未来通货膨胀的情况不能得到有效抑制,负利率的情况不能得到进一步的改善,也不排除加息的可能性。
为何上调
■抑制流动性过剩是主因
此次央行对部分银行实施差别存款准备金率,主要是针对9月新增贷款冲高、央票集中到期以及8月、9月的外汇占款增加等情况。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夏斌表示,央行提高六家银行存款准备金率主要目的是抑制流动性过剩。
■彰显调控通胀压力决心
此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时机是处在国内房地产业调控政策密集出台的“多事之秋”,在国际各界纷纷采取降息措施的背景下,中国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也是管理层对目前国内通胀压力调控彰显决心的关键之举。
■人民币升值压力的反应
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作为并不剧烈的缓和性紧缩政策存在着明显的信号机制,也是针对近期国际市场上人民币升值压力的一种比较直接的“对话式”反应,尤其是针对美国要求中国人民币升值的倾向相对强烈的举措。紧缩政策的出台,侧面向世界发出比较明显的信号:中国目前的币值调整行为正在逐步开始实施,但并不会出现“休克疗法”。
差别准备金率制度
指对金融机构适用的存款准备金率与其资本充足率、资产质量状况等指标挂钩。实行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制度可以制约资本充足率不足且资产质量不高的金融机构的贷款扩张。
■本报连线
叶檀:不会产生过大负面影响
财经评论人士叶檀表示,央行此举旨在抑制短期流动性过剩的问题。“之所以对这几家银行上调准备金率,主要是9月份这些银行的信贷量比较大。”此外,叶檀表示,对冲之前央票到期压力也是措施出台原因之一。
股市、楼市是否会因此受影响?叶檀认为,这个措施主要是收缩流动性,而且是一项临时性政策,从预期的角度看,对楼市的影响不是很大。对于股市,从资金角度看,目前市场资金充裕,影响也不会很大。
叶檀指出,这项措施透露出两个信号。一是,年内加息的概率很小。从时间节点看,上调准备金率时效为两个月,也就是到今年年底,“我认为,年内加息的可能性很小。”第二点,上调准备金率是一项常规的货币政策工具,但这次的调整时间和对象更具针对性,“说明央行在调控方面更加灵活”。
叶檀强调,在目前全球货币政策普遍宽松的大背景下,央行的这次调整,“不会对市场产生过大的负面影响。”本报记者 刘鹏
■新闻链接
央行今年已三调存款准备金率
不算这次调整,今年以来,央行已三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
今年1月12日,央行宣布自2010年1月18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调整后大型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为16%。这是自2008年6月以来,央行首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农村信用社等小型金融机构暂不上调。
仅仅一个月后,央行再次宣布自2010年2月25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调整后大型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为16.5%。农村信用社等小型金融机构暂不上调。
5月2日,央行宣布自2010年5月10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调整后大型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为17%,农村信用社、村镇银行暂不上调,维持原来的13.5%。
叶檀:不会产生过大负面影响
财经评论人士叶檀表示,央行此举旨在抑制短期流动性过剩的问题。“之所以对这几家银行上调准备金率,主要是9月份这些银行的信贷量比较大。”此外,叶檀表示,对冲之前央票到期压力也是措施出台原因之一。
股市、楼市是否会因此受影响?叶檀认为,这个措施主要是收缩流动性,而且是一项临时性政策,从预期的角度看,对楼市的影响不是很大。对于股市,从资金角度看,目前市场资金充裕,影响也不会很大。
叶檀指出,这项措施透露出两个信号。一是,年内加息的概率很小。从时间节点看,上调准备金率时效为两个月,也就是到今年年底,“我认为,年内加息的可能性很小。”第二点,上调准备金率是一项常规的货币政策工具,但这次的调整时间和对象更具针对性,“说明央行在调控方面更加灵活”。
叶檀强调,在目前全球货币政策普遍宽松的大背景下,央行的这次调整,“不会对市场产生过大的负面影响。”本报记者 刘鹏
■新闻链接
央行今年已三调存款准备金率
不算这次调整,今年以来,央行已三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
今年1月12日,央行宣布自2010年1月18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调整后大型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为16%。这是自2008年6月以来,央行首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农村信用社等小型金融机构暂不上调。
仅仅一个月后,央行再次宣布自2010年2月25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调整后大型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为16.5%。农村信用社等小型金融机构暂不上调。
5月2日,央行宣布自2010年5月10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调整后大型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为17%,农村信用社、村镇银行暂不上调,维持原来的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