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赣金网     今天是:2025年07月07日 星期一
站点—头部-广告位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资讯>> 正文内容

又见大盘股:中国铁物拟募60亿

来源:东方早报    作者:葛佳    发布时间:2012年07月09日

    ■ 有望成今年拟募资规模最高的企业

  ■ 近4成募资额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中国铁路物资股份有限公司将成为第5家“铁路系”上市央企。

  中信重工正式登陆上交所的的同一天,另一家大盘股——中国铁路物资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国铁物”)紧跟着拉开了A+H两地上市的大幕。

  根据证监会网站6日晚上发布的首次公开发行(IPO)A股的招股说明书,中国铁物本次A股发行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60亿元,远低于此前其在环保部上曝光的147亿元,缩减幅度达6成。但即便如此,60亿元的募资还是足以令其超越中国交建、中信重工(601608),成为今年截至目前拟募资规模最高的企业。

  值得一提的是,如果中国铁物能成功上市,则拥有铁路背景的5家央企——中国铁物、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中铁,601390.SH,00390.HK)、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铁建,601186.SH,01186.HK)、中国南车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南车,601766.SH,01766.HK)和中国北车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北车,601299),将实现资本市场上的“大会师”。

  前身是铁道部物资局

  根据预披露的招股书,中国铁物本次IPO采取“A+H”的发行方式,拟发行A股不超过27.70亿股,发行H股数量(不含社保基金转持股数,H股全额行使超额配售选择权)不超过14.352亿股,顺利完成发行上市后,中国铁物将成为国内首家“A+H”两地上市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供应链服务企业集团,并成为A股市场供应链服务板块的旗舰。

  中国铁物由中国铁路物资总公司(下称“中铁物资”,其前身是铁道部物资管理局)整体重组改制设立,中铁物资历史可以追溯到成立于1887年的中国铁路公司塘沽材料处。中国铁物是央企中唯一一家以供应链服务为主要业务的特大型企业集团,在国内铁路物资供应链服务和钢铁供应链集成服务领域具有领导地位。

  中铁物资于2009年9月启动整体改制上市工作,并于2010年9月创立股份公司,中铁物资98.44%的资产和99.45%的营业收入随后被注入股份公司,2010年12月28日股份公司正式揭牌。

  本次A股发行前,中国铁物的全部股东即为中铁物资和中铁物总投资有限公司(下称“物总投资”),分别持有中国铁物96.40%和3.60%的股权。其中,物总投资为中铁物资的全资子公司。本次A股发行后,中铁物资和物总投资的持股比例分别为61.31%和2.29%,另外社保基金将持股3.31%。

  中国铁路物资股份有限公司目前董事长为现年45岁的宋玉芳。

  流动资金渴望

  相较2011年在环保部网站上公示的资料,中国铁物此次拟募资规模出现了大幅缩减,最新招股书显示,中国铁物此次拟募资不超过60亿元,将投资于8个项目,较此前的27个项目砍去了很多。

  不过,对于流动资金的渴望,也令中国铁物保留了“补充流动资金”这一项目,该项目拟使用募集资金占比甚至较此前的17%大幅提升至36.83%。

  另一方面,对于这家资产负债率始终处于80%以上的央企,在同步启动的H股发行中,中国铁物计划将约37%的募集资金用于偿还银行借款,约10%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及一般公司用途。

  中国铁物坦言,由于公司资金需求量较大,如果公司未来未能及时以合理的成本获得足够的融资,可能会对公司日常经营和战略的实施造成一定不利影响。

  经营得看宏观调控脸色

  中国铁物近三年的净利润年复合增长率为22.44%,2011年的营业收入突破2000亿元,位列当年《财富》杂志世界500强的第430位,中国企业500强的第53位。

  值得一提的是,在钢铁供应链集成服务领域,中国铁物是国内最大的钢铁供应链集成服务商之一,业务覆盖了钢铁行业上游铁矿石、煤炭资源和下游钢铁产品的贸易、运输、仓储、加工、配送、监管、信息管理等。中国铁物也是中国最大的钢材贸易商之一。

  对此,有市场人士担心,正是中国铁物在国内铁路物资供应链服务和钢铁供应链集成服务领域的龙头地位,会令其经营大幅受制于政策调控等因素。2011年度,钢铁供应链集成服务收入占中国铁物主营业务收入的65.47%;而铁路物资供应链服务收入占中国铁物主营业务收入的32.43%。

  中铁物流也坦言,2011年以来,欧债危机蔓延,中国经济发展也难免受其影响。如果未来中国宏观经济发展放缓,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增速降低,那么,中国钢铁总体需求将放缓,从而对公司钢铁供应链集成服务产生不利影响。此外,“十二五”期间铁路行业投资规模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如果未来铁路行业投资下降,将对该公司铁路物资供应链服务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分享:

来源:东方早报

责任编辑:肖春华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主办:赣金共赢(赣州)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金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2025067349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1187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