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赣金网     今天是:2025年07月07日 星期一
站点—头部-广告位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资讯>> 正文内容

中行报告:“金砖国家”或将告别黄金十年

来源:财新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2年06月29日

【财新网】(记者 岳振)6月28日,中国银行金融研究所发布全球经济金融展望季报,称“金砖国家”或将告别经济高速增长的“黄金十年”,转而走向中低速经济增长和结构调整并行的发展新阶段。

 

报告称,“金砖国家”的经济减速,除外部因素外,其自身经济结构特别是国际收支格局的脆弱是主要原因。

报告分析说,过去十年,以“金砖国家”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崛起,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标志性事件。在本轮金融危机中,金砖国家表现出巨大增长潜能。但是,2012年一季度以来,印度、巴西、南非等国经济增速大幅放缓。印度今年一季度经济同比仅增长5.3%,不仅为七年来最低,也使得至2012年3月底的印度2011财年的经济增速降至6.5%,大大低于2010财年的8.4%;巴西2012年一季度经济同比增长仅为0.8%,为两年半以来最低。

同时伴随出现的,还有严重的资本外流、货币贬值、金融市场波动加剧,以及信用评级机构降级警告等。

该报告称,部分“金砖国家”存在日趋严重的经常账户赤字和财政赤字,即“双赤字”问题,例如,印度、巴西过去三年经常账户赤字占GDP的比重分别为2.8%、2.7%、3.6%和1.5%、2.2%、2.1%,财政赤字占GDP的比重分别为9.4%、8.1%、7.0%和2.0%、2.8%、3.1%。双赤字恶性循环,成为这些国家金融脆弱和金融动荡的深层次原因,“双赤字”新兴经济体存在发生金融危机的潜在风险。

报告分析说,当经济高速增长、外部市场普遍看好新兴经济体时,即使一国出现长期贸易收支和经常项目收支逆差,大规模的资本流入也可以保证其国际收支平衡或顺差。在此形势下,其本币对美元汇率往往表现为升值,输入性通胀加剧,宏观政策趋向紧缩,整体金融风险不明显。

但是,当新兴经济体宏观经济急转直下、国际市场看空情绪高涨、避险资产纷纷选择美元时,国际收支格局不同的新兴经济体,在选择政策工具时面临的制约程度将大相径庭。对于存在持续贸易逆差和经常项目收支逆差的新兴经济体来说,脆弱的贸易收支和经常项目收支将给市场参与者带来看空本币汇率的理由,抽逃资本,形成“资本外逃-本币对美元汇率贬值-资本外逃加剧”的循环。同时,为避免因国际收支危机引发金融危机,这些国家往往不得不选择维持较高的利率水平以吸引国际资金流入,维持国际收支平衡。其结果,必然是经济受到货币政策紧缩的负面影响而减速。再加上不断累积的财政赤字,进一步抑制了这些国家财政手段刺激经济增长的能力。双赤字的恶性循环由此形成,并且在经济下行阶段其恶果被不断放大。

以印度为例,过去十年印度经济的高增长伴随的不仅是高通胀和高利率,还有持续增加的经常项目收支逆差和政府财政赤字。仅在2010-2011财年,印度央行就加息13次,以维持资本项目收支顺差和国际收支平衡。严厉的紧缩政策必然导致经济减速,其结果是,经济减速、市场看空、资本外逃、货币贬值,并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2012年以来,为应对经济减速,印度央行开始降息,但作用极其微弱,而且通胀又有重新抬头之势。巴西同样具有“双赤字”的明显特征,其对外国投资的依赖更严重,资本外逃对巴西不断减弱的经济增长更是雪上加霜,即使连续三次大幅降息,巴西2012年的经济增长前景仍不容乐观。

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金砖国家”经济结构固有的脆弱性,并没有因为过去十年的经济高速增长而改变,相反,诸多制约因素的影响正在随着经济减速的到来而被放大,金砖国家经济增长的动能正在减弱。因此,报告认为,“双赤字”等深层次问题不解决,“金砖国家”很有可能告别经济高速增长的黄金十年。

分享:

来源:财新网

责任编辑:肖春华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主办:赣金共赢(赣州)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金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2025067349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1187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