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不需要的>> 江西经济新闻 >> 正文内容

江西153家农垦企业成功改制

来源:大江网-信息日报

发布时间:2012年06月28日

    全省国有农垦企业改革涉及155个国有农垦企业,31万职工,97万人口,范围之广、规模之大、情况之复杂前所未有,被称为全省七大系统国企改革最难啃的硬骨头。然而,在两年时间内,在省委、省政府的高位推进下,各地各部门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出色地完成了既定改革任务。到今年5月底,全省153家农垦企业完成改制任务,18.6万名职工完成身份置换。去年,全省农垦企业共引进项目600个,使农垦企业发展潜力得到进一步挖掘。■记者秦谦、实习生黄敬良

  余干农垦企业改革成为样本

  位于鄱阳湖之滨的余干县在近年来开展的全省国有农垦企业改革中,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改革模式,成为全省农垦企业改革的样本。

  该县在财政困难、财力不足情况下,没有“等、靠、要”,而是立足自身想办法,积极破解资金难题。为解决农垦企业改革资金难题,该县多措并举,综合运用了确保省拨改革补助经费专款专用、从县级财政中调剂部分资金用于企业改制、发包企业农田、盘活企业土地存量等多种方式筹集改制资金。

  通过反复研究、比较,在职工身份置换问题上,余干设计了两种方式由职工选择:其一,严格按有关政策规定,根据企业职工的工龄,一次性支付补偿金,解除劳动关系;其二,企业帮助职工代缴12%的社保缴费,以此折抵按政策规定应支付的经济补偿金,解除职工劳动关系。结果,全县农垦企业职工选择第一种方式领取经济补偿金的人数仅为1700余人,而选择第二种方式解除劳动关系的职工多达1万余人。

  余干采取这种“以时间换空间”的办法,不但有效维护了职工利益,而且做到了“两个减少”:即减少了改制当期支付资金,减少了当期现金支出。该县经过测算,全县三个农垦企业总共需要改制资金4.9亿,按照现有改制方案,当期需支付的资金只要7330万,其中当期需支付的现金只要1505万,当期支付的现金比预测数减少了5000多万元,有效地化解了当期支付的压力。

  余干在改革中探索出的办法,为加快国企改革提供了动力,到去年10月底,余干基本完成改革任务,为其他市、县农垦企业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做法。

  全省完成改制农垦企业达98.7﹪

  到今年5月底,全省155家国有农垦企业有153家完成了改制任务,占全部企业的98.7﹪。改制做到了“四个到位”,即农垦职工身份置换到位、“一补两险”落实到位、清理拖欠偿还到位、剥离企业办社会职能到位。在改革过程中,省市县三级积极筹集改制资金,全力保障国有农垦企业改革资金的需求。职工补偿金一次性发放到位,解决了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偿还了拖欠职工的费用。

  据省农垦事业管理办统计,全省农垦企业共有18.6万名在册职工完成了身份置换,占在册职工总数的94.4%;共安置在册职工16.5万余人;偿还拖欠职工费用4.26亿元;落实“一补两险”总费用23.34亿元(其中支付职工补偿金10.5亿元),职工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已基本实现全覆盖。

  农垦职工转换了国有职工身份,建立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新型劳动关系。农垦改革用生动的实践,为本质属性也是亦工亦农、亦城亦乡的转移出来的全省780万农村人口科学安排,提供了成功范例和新的选择。

  去年全省农垦系统引进项目600个

  通过改革,农垦企业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化解了企业债务,企业办的医院与学校已基本剥离,这些举措增强了企业的发展潜力。而改制之后引进项目与资金盘活农垦企业,为农垦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随着农垦改革的不断深入,农垦企业在资源、产业、技术、组织等方面的优势日益凸现,各类投资主体特别是大型优质投资主体竞相涌入农垦投资兴业的热情空前高涨。

  世界500强企业中国中化集团以我省农垦为切入点,在能源、化肥、种子、金融、统筹城乡发展、节能减排等六大领域与我省展开战略合作;方大特钢已投资2.8亿元与新余市九龙山垦殖场共同开发矿业,去年上缴税收2000多万元;赣锋锂业投资3亿元与新余市九龙山垦殖场共同建设培训休闲基地,首期投入资金5000万元已全部到位……

  据统计,全省农垦系统2011年共引进各类项目600个,招商引资协议金额达300亿元,实际到位资金近80亿元。今年一季度,全省农垦企业招商引资项目达108个,实际到位资金18.5亿元,全年预计到位资金可达85亿元,建成后新增产值达110亿元。这些项目的建设,为农垦改革的顺利推进创造了有利条件,为企业发展增添了后劲,为农垦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来源:大江网-信息日报

责任编辑:

[版权与免责声明]

热门新闻

  • 还没有任何内容!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