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监管部门的密切关注和严厉查处下,银行违规揽储的行为已不复存在。记者20日对驻淄银行进行了调查,原来个别银行的有奖储蓄以及返现等行为已消失殆尽。
近段时间,监管部门对银行业的违规揽储行为进行了大力度的查处,以维持正常的市场秩序。银监会对国内一些违规银行进行了严肃处理。而山东银监局对华夏银行、渤海银行济南分行违规揽储的问题,责令相关银行对9位责任人员给予通报批评、调离岗位和扣罚奖金等处罚。可以说,监管部门对违规揽储已下杀手。
事实上,受今年流动性偏紧影响,银行为吸收存款展开了积极努力,早先,曾有银行内部人士对记者抱怨今年存款任务较重,压力很大。在这种情况下,个别银行便有了违规的揽储行为。
今年4月份,记者调查获悉,淄博个别银行存在存款有礼、存款返现等情况。在上次的调查中,一家银行的相关人士曾告诉本报,当时企业类的存款达到一定数额会返现,他们一般是根据存款数额和期限来确定返现额度,符合他们最低要求的,返现额度大约在千分之二左右,数额大的话,则会在千分之六左右,不过这还要根据存款的期限来确定。另一家银行则表示,在个人存款达到一定额度后则有礼相送,比如花生油、大米等。
不过,在监管部门的严厉态度下,这些银行的违规揽储行为有了收敛。20日,记者对驻淄银行的一些网点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这些网点均没有违规揽储的行为。记者调查的四大行以及一些股份制银行的相关人士表示,存款是正常的业务工作,他们没有特殊性的照顾。有银行则表示,一些大客户,他们可以帮着做理财规划,建议购买何种理财产品等,但不会返现。
较为有意思的是,在此前记者发现有违规行为的银行网点,工作人员表示“他们从来没有搞过返现和有奖储蓄”。看来,在监管部门的高度关注下,个别银行已有些“胆战心惊”。“现在上头查得很严,银行不敢冒这种风险。”20日,一银行人士表示,虽然有银行在流动性上还不是很充裕,而且存款压力仍然存在,但他估计不会有银行冒这种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