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大江网-江西日报
发布时间:2012年06月25日
本报赣州讯(记者鄢朝晖 通讯员廖树斌)近日,记者走进赣州开发区香港工业园北区,看到聚中环保项目施工现场两栋五层高的厂房拔地而起,正在向空中要效益,逐渐“长”高的厂房是赣州开发区推进节约集约用地的一个缩影。赣州开发区创新节约用地新机制,破解土地制约要素难题,抬高门槛“护”土地,吐故纳新“长”土地,千方百计用好每一寸土地,让土地的“黄金效益”不断显现。
近年来,随着园区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赣州开发区已经成为外来企业的创业热土,项目建设对土地刚性需求也在持续上升。为了提高土地利用率,有效破解园区供地紧张的矛盾,赣州开发区明确限定投资强度、建筑密度、容积率等用地条件,使项目用地“瘦身减肥”。创新全程监管思路,对落户企业采取“以税控地”等方式,引导企业自发控制用地规模,不断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益。赣州有色冶金机械有限公司和江钨新型合金材料有限公司两个项目落户开发区,根据项目业主提供的建设计划,在满足工业用地控制性指标的前提下,两个项目至少需要用地500亩。为节约用地,经过调整项目设计,利用车间与车间之间的道路作为航吊设备安装场地等方式,压缩用地293亩。据统计,2011年,开发区42个工业项目平均用地54亩,与往年相比,单个项目节约用地47%,并对112个项目筛选出88个项目进行一看产业前景、二看投资强度、三看控制指标、四看亩产税收、五看环保措施,审定用地规模的“五看一审”,通过项目50个,婉拒了62个不符合产业规划、用地粗放、不环保项目入园,通过率仅为44.6%。同时,开展以“清土地、清厂房、清项目、清资金”为主要内容的土地四清专项行动,2011年清查园区项目113个,通过现场踏勘、核对图纸、查阅档案等方式,排查出38家企业存在未按合同约定使用土地,收回低效土地6宗面积625.66亩。在此基础上,开发区在供地中实施“八个监督”,即监督投资强度、土地用途、是否闲置等,确保土地资源发挥最大效益。今年1至5月,开发区引进的19个项目用地投资强度从过去的每亩100万元提高至每亩120万元以上,税收从每亩5万元提高至每亩10万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