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深度视野 >> 正文内容

小微企业融资难的表现原因及对策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2年06月21日

    我国储蓄率居世界首位,外汇储备也全球第一,资本应该并不短缺,为什么小微企业的价值得不到相应的资本配置呢?原因在于资本被大量转移甚至透支到投机领域。

  要化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不能简单就事论事,必须统筹兼顾小微企业的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从经济社会全局入手,坚决抑制具有泡沫经济特色的房地产投机、资本炒作和金融暴利,始终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要求,始终坚持市场配置资源的基本方向,始终坚持克服信息不对称的技术原则。

  小型微型企业(以下简称“小微企业”)是市场机体的基本组织,是经济社会的基层网点,是群众生活的基础平台,数量大,分布广,类型多,活性强。无论是从国际经验看,还是从国内看,小微企业都是国民经济不可或缺的依靠力量。尤其是从群众生活看,小微企业近在眼前,贴身服务,更是不可须臾有缺。

  小微企业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特殊意义。从先天条件看,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具有小微企业的巨大市场空间;从发展阶段看,尽管总量上构成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但我国仍然属于发展中国家,需要小微企业的集合推进;从体制机制看,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仍不够健全,需要小微企业的活力激荡;从经济类型看,我国的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匹配不够完善,需要小微企业的实力提振,相当程度上,发展小微企业就是发展实体经济;从社会功能看,我国每年新增就业人数庞大,2011年高达1221万,需要小微企业的吸纳消化。

  尤其从历史过程可以清晰看到,小微企业构成我国改革开放的生力军。从组织形式讲,改革开放就是从小微企业开始,一定意义上是依靠个体工商户和乡镇企业启动的。无论是上世纪80年代初的改革开放热潮,还是上世纪90年代初的改革开放高潮,都形成过小微企业的井喷。尽管目前包括个体工商户在内的小微企业总数已达4000万左右,但仍然可以肯定,改革开放要进一步推进,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要“充分涌流”,少不得小微企业的活力,离不开小微企业的发展。

  今年2月1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专门研究部署进一步支持小型和微型企业健康发展,并明确指出,小微企业是提供新增就业岗位的主要渠道,是企业家创业成长的主要平台,是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但由于国际国内的种种原因,更主要是因为国内经济社会的种种非理性因素,我国小微企业遭遇一系列已严重影响生存与发展的困难,具体可概括为“两高两难两门”:成本高、税负高;用工难、融资难;玻璃门、弹簧门。

  融资难的表现

  在小微企业所遭遇的“两高两难两门”中,融资难显得十分突出。据某省中小企业局的调查,在企业发展最需要解决的资金、技术、人才、政策等因素中,资金问题占到近56%。实际上,其他困难几乎都可以用资本化解,最典型的,支付高工资就能够在相当程度上化解招工难题。更重要的是,资本具备其他因素所不具有的杠杆效应,能够以一挡百。在竞争激烈化并高度资本化的今天,融资难题不予解决,无可避免要严重制约小微企业的发展壮大。

  一是贷款依然困难。这是小微企业长期以来的发展瓶颈,由于实力薄弱,再加上数量众多,在目前的金融体制下,小微企业根本不具备对金融机构的议价能力,甚至很难进入正规金融机构的“法眼”。另一方面,正规金融机构数量极其有限,小微企业分布散乱,也很难进入金融机构的服务半径。如果国家银根收紧,小微企业常常首先被挤兑。按全国人大代表郭广昌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提到的数据,尽管近些年来对小微企业的贷款权重持续加大,但能够从银行获得贷款的小微企业仍然只占到约1%。

  二是用资更加昂贵。这是小微企业当下面临的严峻现实,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由于难以享受银行的服务,无可奈何之下,小微企业不得不从民间借贷。据某省统计数据,2011年该省规模以下工业企业民间借款余额58.35亿元,占全部借款余额38.4%;仅民间借款利息就达4.65亿元,同比增长20.6%,民间借款平均利率由上年同期的10%上升到2011年的10.7%。另一方面,有小微企业反映,即便享受到银行的服务,实付利率也不低,有的甚至高达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基准利率的4倍。这主要是合同外的额外费用导致的,包括账户管理费、融资咨询费、顾问费等。在局部地方,某种意义上讲,民间借贷是明的高利贷,银行融资是暗的高利贷。

  三是资金链断裂风险增大。这是小微企业不得不面对的巨大挑战,众多小微企业原本“利润比刀片薄”,而今雪上加霜,背负高利率的借贷或融资,往往还得使用担保或质押,压力无疑是巨大的。另一方面,高利贷缺乏法制保障,也给借贷方带来无形的压力。侥幸是偶然的,掺杂众多非理性因素在其中的资金链,断裂是必然的。今年2月下旬,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强调,防风险是金融业永恒的主题,要切实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这不是无的放矢。

  资金是经济的血液,没有资金的营养,企业就会严重受压,如得不到及时的舒缓,压力积累与传导可能导致三大后果:一是内向传导。企业陷入恶性循环,没有资金得不到发展,没有发展更得不到资金。二是外向传导。或是拖欠上游的原料方账款,或是提前支取下游的经销商账款,企业之间陷入三角债。今年2月1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也明确提到,要制定防止大企业长期拖欠小企业资金的政策措施。三是全局传导。三角债恶性膨胀,再加上高利贷的链条原本脆弱,某一根稻草就可能引爆区域性金融风险。2011年的温州“跑路”运动或许就可以视为一场区域性的金融危机。

  融资难的实质

  在现代经济体系中,由于市场扩张的巨大缺口,加上资本本身具有的高流动性,资本永远处于相对优越进而也相对稀缺的地位,一定意义上讲,融资难是完全正常的。不独我国,小微企业融资难几乎是全球普遍现象。资本永远是逐利的,哪里有利润,资本就流向哪里;哪里利润更高,资本就流向哪里,更何况小微企业数量众多、分布散乱、征信困难、风险难测。从这一意义上讲,融资难不算难,市场会永远处于资本饥渴状态。

  真正的难题是在于小微企业普遍感觉融资难。一两家企业的感觉是正常的,一小部分企业的抱怨也是可容忍的,要害是大多数甚至绝大多数企业在抱怨融资难。某省统计部门对规模以下工业企业问卷调查显示,“有借款需求并全部借到”的企业占4.8%,“有借款需求并大部分借到”的企业占12.3%,“有借款需求唯少部分借到”的企业占22.7%,“有借款需求却没能借到”的企业占22.8%,“无需求即依靠自有资金”的企业占37.4%。

  这是明显的资源错配和价值倒挂,与小微企业的总体价值严重失衡。作为市场机体的基本组织、经济社会的基层网点和群众生活的基础平台,小微企业理应配置到相应的资本。作为提供新增就业岗位的主要渠道、企业家创业成长的主要平台和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小微企业理应配置到相应的资源。

  当前的金融市场不仅未能如实反映小型小微企业的总体价值,而且也不能及时发现有价值的小微企业。一部分小微企业的确有好项目,甚至也有自己的核心技术,适用价值非常大,但市场不能够及时发现,也不能够及时提供“资本的翅膀”。美国之所以能够在高科技产业上长期领先,重要原因之一就是金融和资本市场能够及时发现“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创业期高科技企业。资料显示,美国风险资本约80%的资金流向创业期高科技企业,举世闻名的微软公司就曾经得到过风险资本的扶持。近些年来,我国金融和资本市场也得到相当的发育,甚至风险投资也渐有喜色,但离满足广大小微企业的刚需,尚有距离。

  我国储蓄率居世界首位,外汇储备也全球第一,资本应该并不短缺,为什么小微企业的价值得不到相应的资本配置呢?原因在于资本被大量转移甚至透支到投机领域。近些年来,以房地产投机为主力,以资本炒作和金融暴利为侧翼,我国经济领域的价值倒挂日益明显,社会领域的投机氛围日益浓厚,导致各方面的资源流出实体经济,乃至部分地方出现“产业空心化”的严重现象。小微企业之困之难,相当程度上就是实体经济萎缩的具体症候。

  融资难的对策

  要化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不能简单就事论事,必须统筹兼顾小微企业的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从经济社会全局入手,坚决抑制具有泡沫经济特色的房地产投机、资本炒作和金融暴利,始终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要求,始终坚持市场配置资源的基本方向,始终坚持克服信息不对称的技术原则。

  (一)坚决促进房地产价格合理回归,坚决限制金融业过高利润。房地产是生产和生活的基本要素,但近些年来,投机炒作持续推高房地产价格,压缩了小微企业利润空间,抬高了小微企业基础成本,浓厚了社会投机氛围,扼杀了实体创业和企业家精神,成为制约小微企业发展的重大障碍。房地产投机不除,小微企业的发展就难以“解套”。限制金融业过高利润,一方面要靠深化改革,一方面也要压缩存贷利差。目前我国银行业的存贷利差远高于国际银行业平均水平,必须尽快压缩,保障并合理回馈存款人利益,同时倒逼银行业向经营取利。

  (二)坚定推进金融体制市场化改革,建设多元化金融体系,规范发展民间金融组织,鼓励国有金融机构与民间金融组织竞争,压缩资金循环链条,着重在金融紧贴并服务实体经济上下工夫,增强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能力。

  (三)继续深化政策性金融扶持体系建设。政策性金融扶持体系针对性强、灵活性大、快捷便利,更重要的是,它能够很好地反映政府特定时期的特定意志,事实上可构成国家宏观调控的辅助工具,弥补市场不足。小微企业与国计民生紧密相关,社会功能突出,应该继续深化政策性金融扶持体系。

  (四)大力发展直接融资,支持合适的小微企业上市。直接融资有助于降低资金成本,但我国的直接融资的占比偏小。在直接融资市场,小微企业的占比偏小,近乎没有。直接融资对某些高科技小微企业尤其适合,有助于迅速突破资金瓶颈,实现跨越式发展。

  (五)积极鼓励金融组织创新,大力引导互助式金融组织的发展。多样化需求的出现,为金融组织创新提出了命题;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为金融组织创新提供了可能。在我国当前的金融体制下,尤其要充分发挥民间的创造性与活力,充分利用市场、社区、园区、街道、村镇乃至行业内部信息对称及内生动力的优势,大力引导互助式金融组织的发展。

  (六)积极鼓励金融产品创新,及时推出适用性强的信贷品种,甚至包括风险投资产品。市场往往具有丰富的个性,金融市场也不例外,所以不能一刀切,要具体情况具体对待。

  (七)全力打造企业征信系统,突破银行间和地域间界线,尽可能实现即时通。即时通征信系统能够约束和规范企业的行为,降低金融机构的经营管理成本,有助于构建银企和谐关系,让金融市场更加健康发展。(欧阳君山)

分享: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责任编辑:肖春华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