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经济参考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2年06月20日
上市环保核查通过,中国核工业集团(以下简称“中核集团”)的核电资产上市进程加速。不容忽视的是,《核安全与放射性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及2020年远景目标》(以下简称《核安全规划》)发布后安全标准的提升,将倒逼企业加大安全投入进而推高运营成本,而核电装机目标的下调也将进一步增大企业的业绩风险。
上市之路重启
拟上市的中国核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核电”)的《环境保护核查技术报告》显示,中核集团对核电业务整体上市,拟公开发行A股,扣除发行费用后,本次A股发行的募集资金将投资于福建福清核电工程、秦山核电厂扩建项目(方家山核电工程)、浙江三门核电一期工程、海南昌江核电工程和田湾核电站3、4号机组工程并补充流动资金。上 述 五 个 工 程 的 投 资 总 额 高 达1735.24亿元。
去年日本福岛核事故之后,国务院宣布暂停审批核电项目,包括开展前期工作的项目,并组织相关专家对全国核设施进行安全检查,这让国内整个核电建设都暂时性陷入终止,中国核电筹划已久的上市计划也被迫中断。
据了解,事故发生当时,中国核电控股的在建项目有三个,其中福清核电站的4号机组项目受到较大影响,迟迟不能开工。
“在建项目延期,对于企业来说最大的影响就是财务成本的增加。核电项目投资中80%的资金都是来自银行贷款,一个核电项目至少有两台机组,项目延期一个月,按照这次降息之前的利率水平,财务成本就要增加8千万到1个亿,这肯定会推高未来的发电成本。”某核电集团的资深人士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
6月5日,上市环评的通过,使得中国核电再度站到了上市的起跑线上。而此后6月17日《关于全国民用核设施综合安全检查情况的报告》和《核安全规划》的发布所带来的核电重启曙光,似乎也照亮了其上市之路。
倒逼企业加大安全投入
然而,不容忽视的是,伴随“开闸”的将是核电安全标准的升级,这将倒逼企业加大安全投入,从而推高运营成本。
“按照新的安全标准,中国核电的已运营核电站大部分都要进行改进,需要更多的资金进入安全保障和管理领域。与此同时,已在建的项目也需要修改设计,追加安全方面的投资。此外,现在几大核电集团研发的第三代核电技术与二代技术相比,在安全性上是大幅提高了,但也更贵,而且核电技术产品规模化效应不是那么明显,所以短时期内成本很难下降。而安全成本占到核电成本很大一部分,对于企业来说影响还是很大的。”上述资深人士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