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2年06月20日
组建赣州创业大学,是我市支持百姓创业、加速民营经济发展的一个创举。该校创办一年多来是否真正起到了引导百姓创业,提高创业者成功率,推进“创业赣州”建设,加速民营经济发展的作用?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走进了赣州创业大学。
■创业人员和企业参训热情高涨
近日,在赣州创业大学教室里,全市成长型企业的140余学员,正在聚精会神听取北京大学领导力研究中心国际管理研究院研究员、香港华人国际商学院特聘教授、广东省企业培训协会常务理事曾文讲授“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课。曾文面对来自家乡的创业者,发自内心地说:我身在广东,但根在赣南,我有义务更有责任将自己的知识和智慧,奉献给家乡积极创业的乡亲。类似这样聘请资深教授,又对赣州这块红土地有着深厚感情的高端人才,举办的“企业成长班、高管研修班”,今年就接近10期,而且每期参训人数都达到计划数。
赣州创业大学是一所公益性社会大学,创办这所社会大学是市委、市政府支持百姓创业的一项民生工程。为使更多的百姓通过创业培训,给自己、给企业、给社会带来更多的实惠,赣州创业大学始终坚持以“点燃学员自主创业激情,提高创业者素质和创业能力”为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不但通过各县(市、区)民营企业管理局、赣州民营企业联合会,在全市各县(市、区)形成招生网络,而且不断通过报纸、电视、广播等新闻媒体宣传,实现全方位、全覆盖的招生,从而真正使全市各地有创业志愿的下岗人员、失地农民、返乡务工人员、大学生以及初创业的个体工商户,通过赣州创业大学系统、规范的创业培训,实现他们的创业梦想。
拓宽培训渠道,丰富培训内涵。赣州创业大学突出教学的针对性、实践性和有效性,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培训,切实提高学员的创业成功率。为了便于创业者参加培训,不增加创业者学习支出,创业大学派出由副校长或教务长带队的既有创办和管理企业经验,又善于演说授课的专业师资团队,深入县(市、区)讲学。同时,利用双休日,把成长型企业的中、高层管理人员请到校本部举办企业成长班,邀请国内专家学者和成功企业家为他们讲授企业管理知识;还通过开展名家讲座、名师与企业一对一指导、开展企业“沙龙”、培训咨询进园区等多形式多渠道的培训活动,解决企业在发展中遇到的难点、节点问题。
建立培训跟踪服务机制。为提高创业培训效果,促进初创企业加快成长,赣州创业大学专门制定了创业培训跟踪服务工作方案,通过向培训学员提供《赣州市创业项目推介指导手册》,推介全市省级小企业创业基地,介绍入驻优惠政策创业项目,推荐全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帮助创业融资。同时通过在学员中建立通讯录、QQ群等学员交流平台,与学员保持密切联系制度,每季度对学员进行一次信息回访,及时采集学员创业信息,帮助和解决学员创业中遇到的突出困难和问题,使创业培训成为一条创业服务链,真正起到了“扶上马送一程”的效果。
据统计,赣州创业大学开训以来,先后举办了各类创业培训班40余期,累计培训学员7000余人次。截至5月底,有1860位学员注册了个体工商户,约占创业培训班(初级班)总人数的42%,有900余位学员注册了公司,约占企业成长班(中级班)培训总人数的60%,329位学员的企业进行了增资扩改,约占高管研修班(高级班)培训总人数的72%,还有一大批学员正在筹办企业或准备扩大再生产。事实证明,赣州创业大学“为营造创业氛围,激发自主创业激情,引领具有创业志向的人员走上了创业之路,培育中小微企业的领军人才”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真正成了老百姓心中“创业从这里起航”的一张名片,党和政府关心百姓、服务百姓的一件实实在在的民生工程。
■适当加大投入,使这一民生工程惠及千家万户
创业大学培训工作经过一年多时间的探索,虽然取得了喜人的成绩,但由于创业大学组建时间不长,加上创业培训也不是一块净土,难免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如何进一步推进、规范我市创业培训工作,加速我市中小微企业的成长与发展,让这一民生工程真正惠及千家万户?
一是要营造创业培训的浓厚氛围。创业能不能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创业者拥有的创业知识和创业能力。因此,各级党委、政府以及有关部门要把创业培训摆在重要位置,将创业培训作为培养当地生产经营人才,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来抓,制定发展规划、出台激励政策,鼓励和支持创业人员、各类企业踊跃参加创业培训。
二是强化“创业培训品牌”意识。赣州创业大学作为培育和发展民营企业的重要教育基地,必须把培养“振兴赣南苏区发展”,“全面建设创业、宜居、平安、生态、幸福赣州”人才作为工作主线,通过对创业人员的知识指导、创业经验的传授,全力培养和发展中小微企业的领军人才;并通过建立一支爱岗敬业、德才兼备、乐于奉献的教职员工和管理队伍,强化服务理念,优质服务学员,优质服务企业,真正把创业培训这一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做好,使创业培训成为赣州一个独特的品牌。
三是加大对创业培训和创业典型的宣传。为扩大创业培训和创业典型的影响力,以起到示范带动作用,应加大对就业创业相关政策法规、创业培训做法或经验、创业成功典型的宣传报道。
四是强化对各类培训机构的监督管理。有关部门要加大对社会上各类培训机构的监督管理,进一步净化培训市场环境,防止和打击假冒创业培训的名义,从事干扰正常的创业培训,损害创业人员合法权益的行为。
五是加大对创业培训的投入。赣州创业大学对去年以来培训人数和投入经费数据统计,接受培训最少35个课时到最多的80个课时,人均支出约计200元,由于经费有限,在师资选聘、教学条件、学员生活等方面难免受到限制。因此,政府应适当加大对创业培训经费的投入,使政府的这一民生工程更好地惠及千家万户。(特约记者刘经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