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被传出与中行合作开设村镇银行数月后,近日淡马锡又被传拟“单兵作战”——出资10亿元人民币年内在吉林设立5家村镇银行。《证券日报》记者近日致电吉林省金融工作办公室进行求证,其证券处一位工作人员表示,目前双方还在接触中,由于设立村镇银行需要递交银监会审批,从时间上来看,开设5家村镇银行可能在今年年内无法实现。不过他表示,淡马锡方面前阵子曾派两名工作人员来考察过,了解了5个县的情况。
“不仅是淡马锡,先前曾有很多地方法人和金融办联系,表示愿意参股村镇银行,但是根据银监会的规定,村镇银行最大股东或惟一股东必须是银行业金融机构。”上述工作人员同时表示。
本报记者进一步联系淡马锡新加坡总部Tan Yongmeng求证上述传闻,但截至发稿,淡马锡方面并没有给予回应。
外资金融巨头先行一步
与先前外资银行直接参与设立村镇银行不同,此次淡马锡,包括先前的国际金融公司(IFC)的身份更为特殊——银行控股集团的身影也开始出现在布局村镇银行的阵营中。
早在今年3月,就曾传出中行拟与淡马锡合资成立村镇银行控股公司的消息,称有关的控股公司将由中行绝对控股,淡马锡提供微型金融运营的技术援助。而在今年1月,业内也曾有建行将与西班牙桑坦德银行合作创立金融控股公司,专注于发展农村金融和汽车金融的传闻。
中国银监会自2006年12月以来发布了一系列新规,降低对设立村镇银行的资本金要求,放宽中外资金融机构进入农村市场的准入政策。外资自那时起就开始筹划“下乡”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