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国内银行 >> 正文内容

专家称收紧对房地产商的开发贷是大趋势

来源:东方早报    作者:曹怡婷    发布时间:2010年09月06日

  开发商眼中的楼市“金九银十”已经到来,然而今年开发商的日子却并不好过。国土部再掀闲置土地清查风暴,北京拟设预售金专项账户,以步步紧逼的姿态向公众重申了政府对于房产调控的决心。

  更让开发商雪上加霜的是,部分银行近日被传将停发房地产开发贷款。传闻称,监管层以口头通知的方式指示各银行全面停止房地产开发贷款。传言出世的第二天,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光大银行等各国有、商业银行均出面辟谣。工行董事长姜建清在否认传闻的同时表明立场:房地产业是中国重要的支柱产业,停发房地产开发贷款,将对国民经济产生非常大的影响。

  银行周刊:

  三大行上半年日“圈钱”10亿元

  某商业银行信贷部人士向记者透露,停发贷款的情况的确没有发生,但该行从2009年中就启动了“有选择性地发放贷款”的动作,即只向收益稳定的国有房企或上市公司提供信贷服务。该人士告诉记者,“收紧房地产开发贷款是未来的趋势,这是行内的共识。”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张平日前在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上称:“目前,部分大中城市住房价格仍然过高,调控房地产市场的工作依然繁重。”这是否可以作为开发贷传闻的一种解读?

  收紧开发贷的重锤是否会最终落下?一场政策与市场间的博弈战是否将再度打响?理财一周报记者采访了国泰君安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特聘专家蔡为民以及上海中原研究咨询部总监宋会雍。

  贷款会不会收紧取决于房企是否听话

  理财一周报:这次的传闻是否只是空穴来风,或是政府加大房产调控的又一信号?

  李迅雷:从目前情况来看,这次调控是奔着房价去的。如果房价没有明显地回落,那么政府对于房地产业的调控就会进行下去,政策不会放松。

  宋会雍:由此可见政府调控房产市场的决心是多么坚决。此次信贷收紧的传言,更像一种警示。潜台词似为:如果不认真听取中央指示,这一重锤可能真的打下来。政府在前期已经通过收紧房贷等手段遏制住了投资性需求,房价继续上涨的动力不足。只要房价不出现非常规上扬,这一举措暂时不会出台,但会有阶段性的收紧试探。按照以往经验,传言往往是有可信度的,收紧贷款是一种趋势。

  蔡为民:这是银行跟开发商之间的一次互动与交流,政策出与不出就看开发商是否足够“嚣张”。至于手段则要具体分析,比如银行可以在放款速度上进行拖延,或者有选择性地只对部分企业发放贷款。

  理财一周报:如果真的暂停房地产开发贷款,会给市场带来怎样的影响?

  蔡为民:贷款全面停发会对房地产业产生抑制作用。遏制投资过热可以通过收紧贷款的方式实现,但是如果是一刀切的话,就有些变调了。我认为这些手段更多是为了给开发商施加压力,逼着开发商降价抛盘。从短期上看,能起到降价的作用,但从长期上讲是没有效果的,持续进行下去房价一定会反弹。

  宋会雍:政策一旦实施,开发商的银根立马会收紧,那就只能靠卖房来维持运营,但同时房产开发也被收紧了,随之而来的是市场供应的大幅度下滑。只要需求没有完全被剥离,就迟早需要通过市场来解决,那么供应不足势必会带来房价反弹。我相信收紧开发贷款是为了配合调控的推动,对房价则是连带的作用。既然这类政策与调控目的是矛盾的,那么即使出台也肯定是短期政策。

  政府调节供求关系出手需谨慎

  理财一周报:目前楼市有量价齐升的迹象,抑制房价反弹的关键点是什么?

  李迅雷:抑制房价反弹的关键是供求关系。遏制投资性需求是政府长期的努力方向,目前看来已初见成效。供应有两方面,一手房方面,今年上半年房地产投资增加达38.1%,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而部分企业洞悉先机,故调价压力较小。二手房方面,拥有多套房的业主降价压力就更小了,因为他们根本没有成本方面的顾虑。

  宋会雍: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先打破心理僵局。政府要有腔调,要通过对调控的不断强调来攻破开发商“猪坚强”一般的心理防线。出于对历次调控的经验反射,不排除资金以报复性、恐慌性的心态入市的可能性,所以仅仅靠腔调是不够的。市场渴望的是真正的调控手段,如果每次调控不能坚持下去就索性不要出台,要保证调控的严肃性和有效性。政府出手要谨慎,更要考虑后果。

  刺激一手房供应,绝对不能收紧贷款,但是可以对土地囤积情况进行打压。前者只会起到反作用,而后者才是真功夫,才是开发商害怕的“核武器”。二手房方面,政府应该加大力度清查空置房状况。只有供应被刺激起来了,才能形成新的平衡。

  蔡为民:在市场上,房价是种平衡关系,要解决供求矛盾,我认为应该认真落实保障性住房建设。“国十条”中规定“保障性住房、棚户区改造和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用地不低于住房建设用地供应总量的70%”,我们必须要注意到这70%中包括了中小套型商品房,那么实际上真正的保障性住房可能只占5%到10%。在实际操作中,开发商各类偷鸡摸狗的小动作很多。比如买90平方米送40平方米,或者可以把两套打通销售,甚至利用搭设假隔间来蒙混过关,销售的时候再拆掉。

  理财一周报:刺激供应会不会加大国民经济对房产业的依赖?

  宋会雍:经济对房产业的依赖是流量而不是房价。经济需要依靠消费来拉动,而一套建筑的物质消费(钢筋、水泥等)是稳定的,跟房价高低没有关系,因此拉动力取决于流量,流量越大,对上下游产业的消费拉动就越大。

  李迅雷:房地产属于第三产业,需要的是扶持而不是打压。

  调控就是要消泡沫

  理财一周报:此次银行将停发信贷的传闻被传得沸沸扬扬,而前不久各大银行也公布了房价下跌50%情况下的压力测试结果,这只是一个巧合吗?

  李迅雷:政府的政策再严厉也不会以经济崩盘为代价,所以我认为这一天不一定会到来,至少目前不会。日本经济泡沫破灭的时候,人均GDP在2万美元,而现在中国的人均GDP才3000美元。中国与那些发生崩盘的国家在经济发展的阶段上并不同步。我们的城市化率只有45%,而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是60%,我们的经济增长率为14%,而日本发生崩盘的时候经济增长率在2%~3%。当然,任由房产泡沫无限制扩散肯定会产生恶果。在房价涨幅不过度、人民收入水平大大提高的时候,当GPI超过GDP的涨幅,高房价并非不可承受。

  蔡为民:通胀已经发生了。在工资没有增加的情况下,物价的不断上涨就代表了通胀的发生。但是崩盘不一定会发生,比如在上海我认为完全不会发生。

  上海自2009年实行了预登记制之后,2008年大量土地流标的情况不复存在。对房产市场而言,流标是房价下跌的信号,现在唯一的信号灯关闭了,房价又怎么会下跌呢?

  房产业有泡沫,但泡沫不一定会导致崩盘。就好比倒啤酒,实体在倒的过程中追逐着泡沫,倒得太快啤酒沫就会溢出来;但如果你等泡沫消下去后再倒,这样慢慢也能够把酒倒满。政府调控的时候就是等待泡沫消下去,而调控最终是为了保证房产市场健康、平稳地增长,所以调控是循环往复进行的。

分享:

来源:东方早报

责任编辑: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