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东方早报 作者:陈序 发布时间:2012年06月11日
上周四本专栏提及,只要中国政府最高决策层对通货膨胀前景仍有疑虑,便不会轻易按下降息开关。而事实上,当天晚些时候,中国央行就获准使用利率工具。紧接着,周末官方公布的经济数据表明,在背后促成这一市场期待已久的政策放松的关键因素,果然是通货膨胀趋势。
最新官方数据显示,中国5月份物价涨速显著放缓。中国5月份CPI(消费者价格指数)较上年同期上升3.0%,升幅低于4月份的3.4%。中国5月份通货膨胀率也低于市场预期(此前接受道琼斯通讯社调查的经济学家预计5月份CPI上升3.2%)。分类指标中,食品价格涨速继续放缓。5月份食品价格较上年同期上涨6.4%,涨幅不及4月份的7.0%。非食品价格同比上涨1.4%,涨幅低于4月份的1.8%。此外,中国5月份PPI(生产者价格指数)较上年同期下降1.4%,经济学家此前预计5月份PPI下降1.1%。4月份PPI下降0.7%。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分析师们对中国通货膨胀的前景比较乐观。瑞银经济学家汪涛表示,通货膨胀放缓符合市场预期,放缓程度甚至超出预期,主要由于经济放缓不仅限于中国,而是在全球范围。她预计未来几个月中国的通货膨胀率将保持下降,并将为政府进一步刺激经济提供空间。渣打经济学家李炜认为,2012年年底前中国通货膨胀率将持续下降,全年通货膨胀率可能在2%左右,将较去年5.4%的通货膨胀率大幅下降。
正由于通货膨胀趋势好于预期,中国政府进一步占有了放松宏观经济政策提振经济增长的空间。回想上周中国央行宣布自2008年以来首次下调基准利率,应该是决策层在数据公布前就已看到了部分经济数据,包括放缓超过预期的疲软的通货膨胀数据。中国央行2010年曾两次上调利率,2011年曾三次上调利率。上一次加息是在去年7月6日。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次中国央行除了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还调整了利率浮动区间。根据中国央行网站上发布的公告,自上周五起,金融机构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将下调0.25个百分点。同时,中国央行还上调了存款利率上限并下调了贷款利率下限。一年期人民币贷款利率将从6.56%下调至6.31%,一年期人民币存款利率将从3.50%下调至3.25%。中国央行将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1.1倍,将贷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下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0.8倍。根据现行规定,国内存款利率不得高于基准存款利率,贷款利率则最低可以下浮至基准贷款利率的90%。上述调整事实上将使最高存款利率从3.50%小幅升至3.58%,最低贷款利率从5.90%大幅降至5.05%。
降息的一个直接影响,是本月银行贷款可能反弹。近来,因为企业资金需求不振,国内银行业信贷投放表现持续疲软。而调整利率浮动区间更是中国央行抓住时机,推动金融改革核心环节——利率市场化的第一步。中国银行业的利润空间将因存款利率上限上调和贷款利率下限下调受到挤压,但同时也获得了转变经营模式的动力。
投资者乐见决策者下决心以更大力度促进中国经济增长。在中国央行公告发布后,对所谓“中国需求”高度敏感的澳元兑美元飙升至日内高点。相信降息对国内企业和消费者信心以及市场人气的积极影响也会逐渐显现。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