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金融公司 >> 正文内容

诸暨银企双陷信贷困境 小贷公司门庭若市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2年06月06日

“越国古都”、“西施故里”,是浙江诸暨的历史文化名片。而现在,这个隶属于绍兴市的县级市更引人注目的身份或许是全国经济百强县。在这里,有着10万余家个体工商企业、近3000家规模以上企业。

走在诸暨市中心的艮塔路上,看着来来往往的各式名车仿佛置身于豪华车展。这些穿梭的符号也向人们展示着另一个隐藏在古朴建筑外衣之下的富庶小城。在当地知名企业经发实业集团资金链告急事件暂告平息之后,这里的一切看似又归于平静。

近日,《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走进诸暨,发现一些微妙的变化正在这个曾经繁荣的信贷市场上悄然上演。由于宏观经济的下行、信贷环境的恶化,当地的银行、企业正经历着新一轮“贷款难”的考验。

发愁业绩的支行

林伟(化名)是某国有大行诸暨支行的营业部主管,由于诸暨当地企业众多,以往完成行里的放贷营销任务对于他而言是件轻而易举的事。

然而,最近几个月以来,林伟几乎每天都在为部门的业绩考核而发愁。

“本来跟去年相比,今年的信贷环境就要宽松一些;再加上之前央行又下调了存款准备金率,我们的额度是很宽裕的。”但林伟颇为无奈地表示,自从去年温州出现民间借贷危机后,诸暨也有几家大型企业出现了资金流动性紧张的情况。所以,今年整个诸暨的信贷环境都大不如从前了。

一方面,手上大量的信贷额度要“放出去”;而另一方面,又不得不将大量的客户拒之门外。林伟的“纠结”折射出了诸暨银行业所面临的困境。

记者走访多家银行了解到,由于诸暨整体信贷环境的变化,当地银行不仅普遍提高了贷款企业的准入标准,贷前调查也更为细致,同时在风险把控上也更加严格。

另一诸暨银行业人士表示,由于现在诸暨的信贷环境比较紧张,即便是老客户办理续贷,银行也要重新调查和审批;同时还要增加一些新的调查项目,例如该企业是否有其他的民间借贷,或者给其他企业做担保。“如果是新客户几乎不可能办到贷款。”

除此之外,上述人士指出:“房地产、纺织业、蓄电池等行业则直接整体划进诸暨信贷的黑名单。还有跟一些资金链紧张的企业有担保关系的企业,银行也是避之不及。”

据了解,由于前几年,绍兴一带曾有几家大型的纺织企业倒闭,涉及金额高达上百亿元,当时几乎当地所有的银行都牵涉其中。“所以从那以后,省行就下了文件,纺织业就被划进了‘黑名单’。”该人士称。

对此,林伟称,大部分银行在诸暨的支行都是没有贷审权的,所有的贷款审批和发放都由上一级的分行来决定。“而对于一些曾经或者目前具有潜在风险的行业,‘上面’都有出‘指导性’文件,并不是基层支行能决定的。”

林伟表示,由于银行也不能完全不做这些行业的业务,于是就在总的额度上做了限制。“通常这个额度只能勉强维系银行在这个行业里的老客户,给他们续贷。这样一来,新客户自然就被限制,进不来了。”

“现在业务经理找客户的压力很大,由于贷前调查、贷款准入以及风险控制上的要求都比以前提高了不少,找到符合标准的客户太难了。”林伟表示。

担忧风控的分行

在诸暨,高密度的银行网点也从另一个侧面展示着这个小城繁荣的信贷市场。但据了解,目前除了绍兴银行有部分权限放在诸暨支行,其他银行的贷审权基本上都在绍兴市一级的分行里。

在民间借贷危机的阴影之下,银行都变得格外的敏感。下面的任何一点风吹草动都能轻易地刺激上面的“风控神经”。

林伟认为,从某些角度来看,权限上收是有一定的道理,但随着银行的发展和基层支行业务的扩展,权限集中上收所造成的审贷周期过长,放贷标准趋于保守,与当地企业、政府沟通不畅等弊端逐渐显现。

他告诉记者,由于上一级分行的人员不够了解诸暨当地企业的具体情况,在贷款审批上是比较保守的。“例如有些诸暨当地的小企业,我们调查后认为在流程上变通一下是可以贷款的,风险是可以把控的,但往往上报之后就被否定了。”

根据某股份制银行绍兴分行主管风控的行领导向本报记者介绍的贷审流程来看,实际的贷审周期远不止半个月。据介绍,通常的贷审流程要经过四道步骤:基层“双签”、支行提交、分行验收、“专审”复查。

分享: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责任编辑:肖春华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