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财经评论 >> 正文内容

投资者不应被流行谬误所困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作者:周增军    发布时间:2012年06月03日

  在投资过程中,投资者总会遇到很多“流行性谬误”。有些“流行性谬误”甚至影响深远,使得很多普通投资者难以摆脱其羁绊,并因此付出沉重代价。

  “加息利空股市”,即是流行性谬误之一。这种观点认为,货币调控当局的加息行为提高了资金进入股票市场的成本,打压了资金进入股票市场的意愿,所以对股市是“利空”。

  可惜,这种说法通常都是错误的。我们不妨对2006年至2008年间的金融紧缩措施做一番盘点,大家就会更加清楚地明白这一点:加息对股市不一定是利空。

  2006年4月28日,央行上调金融机构贷款基准利率,其中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由5.58%提高到5.85%。我们把这次加息称为第一次加息,当时上证指数约为1400点;

  2006年8月19日,央行第二次加息,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由2.25%提高到2.52%,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由5.85%提高到6.12%。当时上证指数约为1600点;

  2007年3月18日,央行再次加息,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由2.52%提高到2.79%,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由6.12%提高到6.39%,这是第三次加息,当时上证指数约为3000点。短短七个月时间,相比第二次加息的时候,市场几乎又上涨了一倍;

  2007年5月19日,第四次加息,上证指数约为4000点。也就是说,相比两个月前第三次加息的时候,市场再度上涨了近1000点;2007年7月21日,第五次加息,上证指数约为4200点;2007年8月22日,第六次加息,上证指数已是5000点,也就是说,和五个月前的第三次加息时相比,市场已经继续上攀了2000点;

  2007年9月15日,第七次加息的时候,上证指数已经高达5420点。也就是说,在三周时间里,市场再度上涨了400多点。

  一切都很清楚:在这七次加息过程中,每一次加息之后市场都会创出新高!

  “加息利空股市”吗?看不出。为什么会这样呢?我的看法其实简单:作为货币管理当局的中央银行,也处于市场运行的大趋势当中;通常情况下,央行的“加息”行为正是对经济运行状况良好、经济活动繁荣等现实情况的“确认”;当经济有“过热”倾向的时候,央行才会有加息动作,前者是因,后者为果。

  所以,在一轮升息周期刚刚启动的时候,央行的“加息”动作其实是对经济走势乐观的“确认”。对投资者来说,这应该是良好的系统性买进的机会,而不是相反。

分享: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责任编辑:李华林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