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浙商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2年05月29日
28日,温州市委宣传部主办“温州讲坛”报告会。全国人大常委、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人民银行前副行长、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院长吴晓灵应邀来温,为温州推进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把脉、献计。市委常委、宣传部长胡剑谨主持报告会。
会上,吴晓灵作了题为《更新理念推进金融改革发展》的报告,并在会后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金改重点是为民间金融阳光化创造条件
吴晓灵认为,温州金融改革的重点是为民间金融阳光化创造条件。作为一个改革的试验区,“一行三会(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监会、中国证监会和中国保监会这四家金融管理和监督部门的简称)”职权范围内的事情会特别谨慎,因为“牵一发而动全身”。金融是全国一盘棋,尤其是利率。你说温州可以提高利率,但温州要是一提高利率,岂不是所有的资金都往你温州来,来了以后也未必是好事。各地要是想在硬杠上有所突破,实际上是很难的。当然,温州的这次呼吁会推动上面做一些改革,推动的结果是大家受益。
小贷公司应享受金融扶持政策
吴晓灵说,小额贷款公司多少家是次要的,不是量的问题,而是小贷公司的市场定位和它的发展基础。现在最主要的是借温州金融改革的试点,能够突破小贷公司的身份,“当时定位小贷公司为经营信贷业务的工商企业,这引来混乱,在理论和实践中都遇到了很多困难。而且小贷公司明明做的是金融业务,不能享受金融税收,不能享受金融方面的政策,但是又要让它解决社会的难题,我想了好久,最后认为应该提出一个非公众金融机构的理念。我希望立法把这件事情明确,这一条突破的话,小贷公司的生存空间马上释放。”
吴晓灵说,小贷公司定位为非公众金融机构,无论是会计制度还是税收、融资方面都有好处。大银行和小贷公司的关系,就应该是批发商和零售商的关系。“全国性大银行平均单笔贷款额度为300万元,但是很多小企业和微小企业的贷款其实只要几十万元。”对于业务创新应该给予指导,希望给100万元以下的金融机构以税收减半的优惠条件。
小贷公司变村镇银行并不容易
对于很多人期待的小额贷款公司转为村镇银行,吴晓灵有着自己的见解。大家都希望小贷公司转成村镇银行,她不认同这个理念,从小贷公司到银行,是一个质的飞跃,风险控制、经营成本等很多都不可能马上适应的,“不要把它当成一个跳板,往上跳变成银行,小贷公司要想变村镇银行,目前并不那么容易。”
吴晓灵说:“你先玩自己的钱,再玩大客户的钱,玩好了,规模大了,风险控制也强了,再玩社会公众的钱。我认为我们国家信贷市场应该这么发展,中国应该出台一个金融公司,你们可去争取金融公司牌照,都是有限地吸收存款,然后去做贷款业务。”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