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财新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2年05月28日
原定7月1日起实施的《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下称《办法》)由于还在“走程序”,将再次延期。这是《办法》的第二次延期,此前监管当局曾力主今年1月1日起便实施新规。
业内高层人士对财新记者表示,《办法》最迟明年1月1日实施,“不能再晚了,否则将无法达到全球监管的基本要求”。按照规定,巴塞尔新资本协议Ⅲ将于明年1月1日在全球范围推广实施。
来自监管当局和商业银行的多位知情人士透露,目前的《办法》,无论是监管标准还是实施日期、过渡期,都已与国际接轨,过去高于国际监管标准的指标大都调整放宽,再无让步余地。
监管当局的权威人士透露,在今年年初召开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决策层明确提出,希望以丰补歉,与国际标准看齐,积极推进新监管工具的实施。其中最重要的工具便是争论不断的《办法》。上述办法数易其稿,多次征求意见,实施日期已经两度推迟。
有关监管人士表示,决策层已经表过态的事,实施并无悬念。目前的版本已是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后的方案,再无退让空间。某大型商业银行高层透露,日前,银监会已经与各主要商业银行沟通并交了底,最晚明年1月1日实施。
前述银行高层坦言,当前办法“在许多地方都已经退到了底线”:一是许多参数和权重都与国际金融稳定理事会规定的最低标准一致,再低将无法达标;二是新规对各行资本充足率的要求,与现在的标准基本持平;三是推进的起点和宽限期都与国际接轨,并无提前量。
谈及《办法》再次延期的原因,知情人士称,当前经济形势面临下行压力,银行业的经营前景和资本补充渠道并不很乐观,而国际同业也纷纷申请推迟新资本协议的实施,中方也认为与国际监管齐步走更符合当前的情况,所以适度推迟并非不可以接受。
与此同时,目前不少银行仍然面临较大的资本补充压力,如果马上实施,必然会造成一些银行从起点就不达标。基于上述考虑,新规适度推迟便成了各界的共识。
知情人士透露,为缓解资本压力,现在各主要银行都在力争成为新资本协议实施的试点银行。早在2010年,银监会就曾打算选择六家左右的银行成为巴塞尔协议Ⅱ的达标试点行,入选银行将在部分客户和资产的风险权重的确定上,获得一定的自主条件空间。
试点行至今尚未确定,是内外因素交织使然。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各界看到巴Ⅱ仍有不少有待完善之处,于是巴Ⅲ应运而生。银监会也决定将巴Ⅱ、巴Ⅲ合二为一,于是达标试点行的准备和遴选也相应推迟。
知情人士透露,监管当局已经数次到各行检查达标的准备情况,每次都会发现一些不足之处,所以目前尚未最终确定试点,预计试点工作将会与《办法》基本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