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财新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2年05月28日
日韩等国政府对农业实行高补贴,导致粮食等农产品价格远高于国际市场价。中国今后能否走这种“高补贴、高价格”道路?国务院研究室副主任黄守宏的答案是“不”。他认为,中国很难在短期内大幅提高粮价,而“高补贴”之路也走不通。
5月27日,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主办的“2012中国农村发展高层论坛”上,长期研究农村经济问题的黄守宏如此表示。他认为,提高农产品价格是双刃剑,中国不宜走日韩等国的高价农业路线。
黄守宏指出,当前,中国农民分化的速度非常快,农村真正的务农农民实际上已经不多了。如果大幅提高粮价,城市贫困阶层,包括整个农民工群体,必然会付出代价。再加上高房价,会倒逼工资成本,影响二三产业的发展。
他认为,中国提高农产品价格会遇到“天花板”。应该看到,中国农业的国际化程度已经较高,参与国际分工日渐深入。今后,要在短期内大幅提高农产品价格,也受到国际市场价格水平的制约。
近年来,劳动力、土地、农资的价格不断上涨,但农业的比较效益实际上在下降。要解决这个问题,应该提高农业补贴力度,完善农业补贴的政策体系。
黄守宏指出,目前农业补贴的增幅仍然不足以弥补生产成本的涨价,已有的补贴也存在不及时、不到位、名目繁多等问题。“今年石油价格上涨,补贴要到明年才能兑现,影响农民生产积极性,效率比较低”。
他最后提出,各级政府应大幅增加农业公共服务的投入,降低那些本来不应该由农民承担的农业公共服务成本,比如农业技术推广等。■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