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宏观经济 >> 正文内容

中国贫困线标准仍落后于国际水平

来源:财新网    作者:杨白冰    发布时间:2012年05月24日

【财新网】(实习记者 杨白冰)5月23日,世界银行在发布《东亚经济半年报》时提到,其划定贫困线的标准是每天生活费2美元。中国最新的扶贫标准——人均年纯收入2300元与此相比,差距较大。

年收入2300元,以目前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计算,约合每天1美元。这低于联合国及世界银行此前的贫困线标准——日生活费1.25美元。

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确定的标准是,日均消费低于1美元就属于“绝对贫困”。

根据温家宝总理在第65届联合国大会上的发言,2008年底贫困线调整之前,中国政府确定的贫困线为人均年收入785元。

中国于2008年将两个扶贫标准——绝对贫困标准和低收入标准合一,统一使用1067元作为扶贫标准。以后随着消费价格指数等相关因素的变化,2009年至2011年,标准逐年上调至1196元、1274元、2300元。目前,全国贫困人口数量和覆盖面由2010年的2688万人扩大至1.28亿人,占农村总人口的13.4%。

既使考虑汇率、货币购买力及收入状况改善等因素,中国历年的扶贫标准线与联合国和世行确定的名义国际贫困标准相差较大。

国务院扶贫办主任范小建去年11月在接受《人民日报》采访时表示,“有人拿我国的扶贫标准与所谓的‘国际标准’比较,说我国扶贫成绩大是因为标准低,扶贫标准提高后,扶贫对象大规模增加,我国扶贫成绩也应打折扣,这是一种误解。”

他认为,扶贫成绩与标准之间没有必然联系。新的扶贫标准“不仅考虑了吃饭、穿衣、住房等基本生存的需要,也考虑了部分发展的需要。”

不过他承认,与中国经济发展水平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相比,以往的扶贫标准是比较低。

世界银行东亚太平洋地区副行长柯佩玲5月23日在发布报告时表示,东亚太平洋地区日生活费2美元贫困线下的人口在过去10年减少了一半。世行认为,中国是推动取得这一成果的主要因素。

尽管取得这一成功,但东亚地区还有大约三分之一的人口、也即约5亿的男女老少仍然生活在贫困之中。

世行对中国以往的减贫成果表示赞扬。范小建称,世行曾发表过一个研究报告,指出过去25年全球减贫成绩的70%左右来自于中国。他称,“可见,中国的减贫成就举世公认。”

分享:

来源:财新网

责任编辑:肖春华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