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金融公司 >> 正文内容

上海小贷政策松动 单一发起人持股比例提至40%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    发布时间:2012年05月24日

    全国“松绑”呼声一片,上海地区的小贷政策也再次松动。多位小贷行业人士透露,上海地区小贷公司“单个主要发起人及其关联方合计持股”的政策,从2008年的20%、2010年的原则上不得超过30%,今年上限比例已经提高到40%。

“目前尚未下发正式通知,但部分新设小贷公司已经事实上执行了。”接近上海小贷行业协会的人士近期告诉记者。

据了解,正是持股比例上限的突破带来的控股预期,一些大型企业纷纷在上海寻找并购小贷公司的机会,如海航旗下的大新华投资,前期已经在洽谈拟并购两家上海的小贷公司。

不过,政策松绑仍然难掩小贷行业整体信贷及融资的低迷。

上海小贷行业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上海已成立小贷公司87家,注册资本总额101.5亿元。其中,只有48家公司从银行获得融资,近半数从银行颗粒未获,且现有融资余额只有24.93亿元,不到50%最大融资杠杆比例的一半。

持股40%吸引力有限

同全国情况类似,2010年年底,上海已设立小贷公司数量接近60家后,上海金融办等监管部门曾希望将审批节奏放缓,给存量小贷公司深化业务的时间缓冲。但2011年以来,小企业融资形势的急剧变化,上述暂缓的设想未能付诸实施。

上海小贷行业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3月末,上海已获设小贷公司87家,比2011年初增加近30家,仍然保持了较高的设立速度。

上海一家小贷公司相关负责人认为,监管部门对小贷行业的看法可能发生了变化,由放慢准入,转而希望先让市场充分竞争,然后再进行资源整合。

而实际监管政策的陆续松绑,也配合了这种转变。

相比之前江苏、四川等地针对小贷公司银行融资比例、税收优惠以及资产卖出回购等政策上的优惠支持,上海的倾斜政策相对比较谨慎,因此多数受访小贷行业人士都认为,放松单一发起人持股的比例限制,已属突破。

据了解,不仅海航集团,包括东方资产管理公司等大型企业,都有在上海成立持股达到40%比例小贷公司的尝试,个别小贷公司还吸引了PE等基金的入股,但并没有成为最大发起人。

不过,之前讨论较多的,在上海试点小贷公司转型社区银行,或者村镇银行试点等政策,目前似乎还没有松绑迹象。

而前述负责人对放松持股比例上限的效果似乎并不看好,他认为,40%的比例仍然无法绝对控股,对希望批量设立控股小贷公司的企业而言,吸引力有限。

一季度新增放贷仅10亿

上述负责人所在的小贷公司,目前没有获得银行的任何融资支持,因此虽然有持股等方面政策的利好,他对小贷行业做大规模的信心依然不足。

“银行当前对信贷投放比较谨慎,根本不敢轻易给小贷公司融资,新设这么多机构,可能最终就是股东自己的钱玩玩,或者游离于正规金融与民间借贷之间,在银行体系还是无法获得认可。”他说。

上海小贷行业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3月底,银行给小贷公司投放的不到25亿元的资金中,主要集中在国开行、上海农商行和上海银行等三家机构,三家合计占到总融资的55%,其他银行支持力度则较为有限。

有受访小贷公司人士抱怨,目前上海小贷行业的不良率低于全国水平,且通常低于1%的不良率,银行是可以承受的,他认为银行对小贷公司的融资准入过于严格。

不过,上海小贷行业的逾期情况确实不容乐观。截至一季度,上海小贷行业逾期笔数为61笔,金额达到9300万元,逾期比例0.78%,并且呈现环比略升的局面。

而受融资杠杆的限制,上海小贷行业的信贷规模在沪整体信贷盘子中,比重较小。截至2012年3月末,上海小贷行业几年来累计放贷的规模仍然不到500亿元,贷款余额只有120.29亿元,今年一季度余额新增只有10亿元左右。

与此同时,小贷行业的平均贷款利率也在下降,一季度的平均贷款利率为17.16%。

一位小贷行业人士称,今年信贷形势整体更加严峻,影响了小贷行业的投放及议价,而当前除了一些股东背景过硬的公司外,一些小贷公司一旦新增不良,和银行在融资及客户对接方面的合作会更加困难,影响了小贷的信贷及融资效果。

分享: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责任编辑:肖春华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