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赣州金融网 作者:傅廷高 邱奇财 发布时间:2012年05月24日
编者按:
江西于都,中国著名的革命老区。这块山川明秀、地丽物繁的江南宝地,曾把8.6万中央红军主力送上了漫漫征程,开启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伟大历史。
屏山山脉的灵气护佑着于都县农村信用社这支300多人的信合大军,在改革发展的征程上旗开得胜。
充满传奇色彩的于都河流,聆听着信合大军在服务“三农”和支持于都经济建设中大显身手的故事。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于都县信合军团励精图治、厚积薄发,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各项业绩独占鳌头,书写着快速发展的雄伟乐章。
商如战场,在农村金融市场竞争异常激烈的当下,于都县农信社深刻领会省农信社理事长肖四如在抢占市场方面指出的“城市土地寸土必争,农村土地寸土不让”的含义和目的,发扬中央红军和革命前辈在于都留下的顽强拼搏、勇于创新的精神,运筹帷幄,提升服务,开拓市场。
同时,于都县农信社积极做到知已如彼,确保具体措施紧贴市场,实现了各项业务稳步推进,对外形象大幅度提升,经营业绩首屈一指。
截至8月底,于都县农信社各项存款余额33亿元,比2007年同期的11亿元净增22亿元;贷款余额17亿元,比2007年同期的6.1亿元增加了近12亿元;不良贷款占比5.3%,比2007年同期的25.8%下降了20.5%。从业务发展规模和经营质量等方面,于都县农信社相当于在四年内再造了两个50多年前同等规模的农信社。
管理理念引领经营方向
“江西省农信社‘掌门人’肖四如属于知识型的金融高管,最大的特点就是潜心研究,在大量调研的基础上提出的系列改革举措、发展理念、市场定位、企业文化等非常贴切。”于都县农信社理事长陈宜盛深有感触地说,“县级农信社身处经营的前沿阵地,要想把省农信社提出的经营思路和方略掌握理解透彻、贯彻落实到位,全面提高执行能力是我们工作的重点和要点。”
于都县农信社自去年以来发展明显提速,这得益于市农信社提出的“理念大学习、思想大解放、服务大提升”三大活动,促使他们系统地抓落实,统领其经营思路。陈宜盛告诉记者:“在三大活动的基础上,我们提出一切以开拓业务和抢占市场为目标,全面落实双层经营管理模式,竭力塑造农信社新社新形象。”
双层经营管理模式是对县域内多层次不同客户量身打造的金融服务模式,更是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对接县域内各类客户金融需求的有效经营模式。该模式对客户分类、对经营分层的同时,有效地对各种经营资源、人力资源进行了优化配置,形成了不同类别、不同层级的对接服务。
为使双层经营模式有效推进,于都县农信社根据网点客户经理的配备、信贷业务品种的服务因素以及客户的有效业务需求,对两个层级的信贷授权进行了合理的调配:贷款发放中心负责全县50万元(含)以上大额贷款发放;下岗再就业特色贷款专设网点进行发放;城区100万元以下及小额个体工商户贷款统一在一个网点发放;为满足中小企业以及个体工商户的金融需求,成立了商户服务中心;基层网点一心一意做好10万元以下小额农贷的“一站式”服务工作。
于都县农信社结合自身特点,还组建了贷款发放中心,直接服务大客户,为进一步强化服务职能和管理职能,在贷款发放中心下又探索设立了三个营销小组,每组由2-3名客户经理组成,第一组负责100万元以上贷款,第二组负责100万元以下贷款,第三组负责其他网点的存量过度贷款。每个到于都县农信社贷款发放中心的客户都能找到相应服务能力的资源层级,实现了服务供给与客户需求的有效对接。
精品网点赢得市场
市农信社深刻认识到创新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企业只有创新才能适应不同时期以及瞬息万变的市场要求。
基于各大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和外地金融机构纷纷增设经营网点,到处抢滩掠地的新趋势,市农信社提出“集中优势资源、打造精品网点”的工作思路:除了稳固自身的优势外,还积极创新抢占市场的方式,组建信合“王牌军”,建立发展一流、服务一流、合规一流、形象一流、体制一流、环境一流、效益一流的“标杆”式经营网点。
2010年冬,在市农信社领导的直接指导下,于都县农信社网点选址、设计装修、硬件设备、制度建设等各项准备工作顺利开展。该社把地处偏远的古田分社搬迁至城区的闹市段,并升格、更名为“商富信用社”,把该网点打造成为全县最靓丽的金融网点,真正让客户享受“一对一”和“一条龙”的服务。商富信用社凭借优质的服务水平、严格的管理制度、灵活的经营机制和限时服务承诺,在开业仅四个半月后,存款余额达到1.3亿元,贷款1.5千万元。
“商富信用社标杆式网点的建立,走的是精品之路、特色之路,树立的是行业品牌,通过打造精品网点提升了农信社的整体竞争力,向现代化银行机构迈出了可喜的一步。”陈宜盛理事长欣慰地说。
风险防控为发展护航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于都县农信社领导班子深知“积小患终酿大祸”的道理,多年来,他们始终高度重视风险管控工作。
该社建立了以案件防治为目标的风险管控体制,以督查整改为手段的风险防范措施,坚持服务与监督并重的工作方法,努力提高稽核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全面落实合规年建设,确保了于都县农信社各项业务的稳健运行。
于都县农信社把案件防控与业务发展统一起来,牢固树立又好又快发展理念,创新绩效考核模式,将案件防控工作列入绩效考核。《于都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2011年夏季业务竞赛活动方案》中明确规定:案件防控及“五整治一落实”(整治假借冒名贷款、抵质押贷款、核销置换贷款、票据业务、担保机构担保贷款,以及落实贷款新规)占考核比为10%,网点如果发生案件,竞赛总分记为0分。
为了强化员工思想教育和岗位风险培训,该社对全体员工进行了《岗位风险点及防控措施》培训,并分批组织了全员岗位风险点及防控措施考试,将考试结果上报市农信社。与此同时,该农信社还组织全员参加市银监分局举行的案防知识考试,联社高管、中层以及员工的考试成绩均在全市位居第一。
与此同时,于都县农信社深化了风险意识,科学配置了两个层级的职权;还全面推行了适度的授权授信制度,实行权责利相挂钩,对个人绩效收入实行严格的激励约束机制,以强化审慎经营、把握细节、控制风险的思想。
此外,该社还实行了首问负责制,进行流程化管理,将风险责任严格区分并落实到相关机构和人员身上,做到风险可控、责任明确。为更好地规避风险,该农信社加强了对贷款的“三查”,实行到期贷款单笔处罚制度,对到期贷款收回率和正常贷款利息收回率按季单独考核,奖罚到人,并对此进行每月通报,以实施有力的督导和监控,保证信贷资金的安全。
运筹帷幄打造竞争力
推行双层经营模式、打造精品网点、强化风险管控……全方位、一系列的改创新之举为于都农信社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在改革与创新中,该社运筹帷幄,将各种经营策略相互融合、相互推进,最终形成合力,实现了竞争力的全面提升。
把打造精品网点、强化服务工作与风险防范有效结合,建立了监督平台,在每个营业网点设立客户监督电话、意见簿,广泛征求客户意见和建议,并及时对这些意见建议进行反馈与跟进。
为使双层经营模式各层级有效推行,于都县农信社从提供优质服务入手,有针对性地为贷款发放中心本配备一支德才兼备的优秀客户经理队伍,并对客户经理的综合业务水平进行业绩排名、客户评议和规范化流程考试,以绩效论英雄,以绩效凭奖惩,服务效能从量的积累升华到质的飞跃。为使客户赢得宝贵的时间,于都县农信社强化了限时办结制,“你们的办事效率真是高!”是今年客户经理听到最多的一句话,也是他们最感欣慰的一句话。
有针对性、透明化的优质服务,全方位的改革创新,使员工的事业心、责任心进一步增强,办事效率明显提高,服务态度显著改善,为县农信社赢得了声誉,你追我赶、争先创优的精神风貌悄然形成。(赣州金融网)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