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的“接力棒”出现了向民间传递的迹象。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昨天表示,截至7月份,民间投资占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是52%,比去年同期提高了2.7个百分点。
盛来运透露,我国投资内生动力正在增强,民间投资在政策的带动下已经出现启动迹象,7月份民间投资增长率31.9%,比城镇固定资产投资高出7个百分点。增幅连续5个月超过固定资产投资。
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过程中,对于“国进民退”的争议不断,不仅如此,在国家4万亿中央投资政策的背景下,如何启动民间投资也是各界关注的焦点。
2009年,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我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中,国有及国有控股投资高速增长,全年保持超过35%的增速。而2010年以来,国有及国有控股投资增速由高向低,从前两月的27.4%回落到上半年的21.5%,上半年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9.9个百分点。而民间投资继续保持平稳快速增长,各月增速均超过30%,上半年增长31.9%。
交通银行 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认为,民间投资良好的表现与我国出口水平的恢复有很大的关系。
而另一方面,随着国家政策的调整,自今年以来,国家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控制,对产能过剩行业、房地产领域的抑制,使得银行业的信贷需求明显减慢。而在银行信贷寻求出口的过程中,更能够有效满足民间投资的需求。
随着我国区域规划、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等政策的颁布和进一步落实,还将带动民间投资的进一步增长,因此仍然具有很强的投资后劲。
盛来运表示,从发展阶段来讲,目前正处在工业化和城镇化加速上升的阶段,投资需求、消费需求很旺盛,空间也很大。从政策角度来讲,去年4万亿的投资为今年经济增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中国经济目前增长动力仍然较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