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大江网-信息日报
发布时间:2012年05月22日
本报南昌讯 黎修日 记者洪怀峰、黄小路报道:在传统农业中,农民要走进田间地头,检查农作物生长或病虫害等情况。如果有一天,有人告诉你,在家打开电脑或通过手机,就可清楚地了解农作物的生长信息,你是不是以为是在做梦?但在华东交通大学刘燕德教授看来,这绝对不是天方夜谭。
农村信息化领域现突破
19日,“十二五”国家863计划课题“农业精准管理方案数字化设计与验证”在华东交通大学正式启动。该课题是我省唯一一个“十二五”国家863计划农业与农村信息化方面的入库项目,也是江西第一个在农村信息化领域作为主持单位牵头的国家863重大课题,实现了我省在该领域国家863计划项目立项零的突破。
据了解,该课题由华东交通大学牵头主持,南京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北京农业信息技术研究中心等单位共同参与,江西省千里山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配合示范。课题以水稻、小麦、玉米和柑橘为研究对象,以粮食规模化生产、果园精准化管理为研究重点,围绕四种特色农作物的产前决策、产中管理和产后加工环节,在生产过程的精细化、农业装备的智能化等共性关键技术开展攻关。
“我是一名土生土长的江西人。”课题负责人、华东交通大学刘燕德教授告诉记者,这个项目获得国家863计划立项来之不易。
刘燕德介绍,课题研究成果推广应用后,农民可通过物联网技术和通信技术,不出家门就详细、准确地了解农作物生长的全过程,并根据服务平台给出科学管理方案和实现农作物的精准作业。
赣南脐橙有望成示范基地
据了解,赣州已成为世界脐橙种植面积最大的区域,赣南脐橙也被列为我国十一大优势农产品之一。今年2月,温家宝总理在给赣州果农回信中指出:“赣南脐橙发展有很大潜力,只要坚持科学种养,提高品质,搞活流通,就大有可为。”
“以我省的赣南脐橙特色产业为例,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成果集成与推广示范,赣南脐橙产业有望建成我国第一个数字化管理高科技示范应用基地。通过课题实施,将直接带动果农1000户,辐射带动果农10000户,实现投入少、效益高,有助于农民增收,既可以给果农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又可以取得可观的生态效益和良好的社会效益。”刘燕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