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金融时报 作者:姜欣欣 发布时间:2012年05月22日
日前,由中国城市金融学会主办、《金融论坛》编辑部承办的“银行支持实体经济”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张健华、金融时报社社长汪洋、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所长王国刚、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研究所所长吴军等多位来自金融界和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围绕研讨主题,分别从金融体制改革、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农村金融机构发展、金融产品创新等不同角度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共同为银行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建言献策。
理性看待社会对银行业的评价与质疑
中国工商银行城市金融研究所副所长樊志刚认为,社会各界关于银行服务实体经济的质疑反映了各方对于银行职能发挥和战略定位的高度关注,也关乎中国银行业改革发展成效的基本判断及未来的改革方向和政策环境,有必要审慎辨析,廓清事实。首先,资产价格泡沫的始作俑者主要是游离于正规金融体系之外的民间游资,国内大型商业银行不具有助力投机交易的动机和可能;其次,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这一社会难题的形成有着复杂的原因,事实上大型银行近年来不断在加大对中小企业融资的重视程度和支持力度;最后,中国银行业的市场竞争已相当激烈,国内银行不具备靠吃高利差过日子的条件,服务收费也是建立在为客户和实体经济提供优良服务基础上的合理商业行为。进一步强化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商业银行应持续对产品工具、业务流程、经营模式进行再造和创新,继续深入推进综合化、国际化转型,积极支持经济转型引擎产业和行业,提升为实体经济服务的效率,助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充分激发银行服务实体经济的效能,还需要一系列政策配套支持,包括为大银行支持实体经济提供更加宽松的政策环境,赋予银行更大的自主定价权,加强对民间资金的管控和引导以及构建多层次融资服务体系。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所长王国刚则对银行的垄断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从经济学来看,垄断有三种,即自然垄断、经济垄断、行政垄断。银行不占有自然资源所以不存在自然垄断。再来看经济垄断,西方微观经济学将市场分为完全竞争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寡头垄断市场、完全垄断市场,四个层面市场中有三个存在垄断,因而垄断是一种常态。早些年在美国,对垄断的定义是:单一机构的单一产品在单一市场中的占有率超过60%。在中国《反垄断法》中,一个企业一种产品在市场中的占有率超过50%,两个企业加在一起超过75%时叫垄断。中国银行业中有哪一家银行达到了这个标准?在中国,银行不属于行政范畴,因而不存在行政垄断。中国的银行业不存在垄断,但中国的银行业却存在着卖方优势地位。在金融市场中,作为存贷款的金融替代品还很少,规模也还太小。今后,应该通过金融创新,有效地发展存贷款金融替代品,不仅存贷款金融替代品的品种要增加,而且规模还要足够大。卖方优势意味着市场的不成熟。在市场上,一种产品的定价绝不仅仅是由买方和卖方决定的,还应和这种产品的替代品一起定价。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张健华认为,中国的银行业不是垄断行业,有一定利差也属正常,但对基层金融服务供给不足和服务不到位的问题必须加以解决。中国目前的小微企业和“三农”融资难、融资贵,主要来源于结构性方面的问题。一是市场结构方面的问题。在国外,大企业较多地利用资本市场融资,通过发债来解决融资问题,因为这样成本相对较低,这样逼着银行也要做小企业融资。这就是一种结构性替代——资本市场对信贷市场的替代。而在我国,直接融资没有发展起来,还缺乏这种结构性的替代,对大银行的竞争压力还不够。二是银行产品结构方面的问题。比如中间业务产品、真正的理财产品都可以替代信贷产品,但我国银行在这方面同样存在不足。三是金融机构的组织体系结构方面的问题。从国际经验来看,大银行也有经营小企业业务的,也存在很多成功案例,但更多的还是依靠社区型的小金融机构来服务小企业和基层客户。同时,国外的大银行基本都是从小银行发展起来的,是从基层业务做起的,有一套完整的风险评估技术和管理技术等。而我国的四大银行,历史上就是从做大企业起家的,做大企业信贷和小企业信贷的风险技术不完全一样,需要有一个学习的过程。大银行的层级太多,大银行做小企业金融服务,目前还没有一个比较好的模式。对于基层金融服务不足的问题,银行应增加供给,增设一些小型的、社区型的金融机构以及服务小微企业和服务“三农”的金融机构,增加竞争性的供给。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所长吴晓求认为,中国的银行业在推动中国经济健康、持续、稳定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同时也存在金融体系的市场化程度较低、金融资产包括全社会资产证券化率较低、制度创新不足、价格垄断带来垄断利润、银行收费项目越来越多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银行应着力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出改进:一是创新制度。尤其是准入制度要做适当的调整,形成一个多元化的金融结构,让小的金融机构,面对社区的、农民的金融机构有很好的发展,让民间资本发挥作用。二是调整结构。提高中国的金融市场化程度,同时大幅度推进资产证券化,大力发展债券市场。三是完善监管。金融准入是有标准的,不能每个地方都搞金融改革试验区,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办金融机构。四是推动金融和经济良性互动、良性发展。
北京师范大学国际金融研究所所长贺力平认为,近年来中国银行业整体业绩显著提高,一些报道中所谓的“利差论”和“垄断论”的观点,表面看是对的,但与现实情况并不完全一致。从央行规定的存贷款基准利率的变动额可以看出,近年来存贷款基准利率的利差并没有扩大,而是有所减少;从有效存款利率(理财产品利率)来看,近年来通过理财产品的竞争,理财产品的利率水平是浮动的,有效存款利率是上升的;从银行业机构格局(市场结构)来看,我国的银行业金融机构更加接近于不完全竞争市场。不完全竞争市场的特点是企业之间的竞争往往不是通过价格竞争,而是通过服务、建立品牌效应等,这种方式对消费者是有好处的,对产业结构的稳定性是有好处的。应该看到,银行经营规模快速扩大,主要反映宏观经济快速增长;银行非贷款业务等较快增长,主要反映实体经济部门对银行服务的新需求。在许多新兴银行业务中,银行在收费定价上处于优势地位。由此可见,一方面,我国国有银行改制上市对银行业的行为带来了强烈的冲击。国内许多银行自2004年改制上市以后,长期处于业务扩张和盈利增长的双重压力下,前者主要因为要维持市场份额,后者主要是为证券市场后续融资考虑。另一方面,业务扩张带来了银行总资产的增长,而在监管要求不断提高的背景下,总资产的增长必须满足资本金的要求,进一步转化为证券市场后续融资的新压力。资产业务业绩快速发展的同时,许多银行机构也出现了明显的成本控制倾向,促使银行经营成本的增长在近几年稍慢于收入增长,从而带来盈利的稳步快速增长。这跟银行股权结构的改变有很大关系。
银行应在支持实体经济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央财经大学校长王广谦提出,历史上银行就是和实体经济互动发展起来的,银行存在的价值就体现在支持实体经济上。对于银行来说,由于存在风险防范的约束和利润的约束,资金很容易投入到大的企业和大的行业中;中小企业风险大,业务成本高,获得资金的难度自然会很大。这是很正常的,是由市场经济本身所决定的。在现实中,许多容易获得资金支持的企业其实并不需要那么多资金,许多迫切需要资金的中小企业也并不是将资金全部用来发展生产和经营,很大一部分用于偿还其债务,使它脆弱的资金链不至于断裂。这主要归于市场机制的不完善,特别是价格机制的不完善。目前,金融产品的价格机制并没有完全市场化,民间利率与社会平均利润率严重脱节。因此,下一步虽然需要全方位深化,但至少两个关键点值得特别关注。其一,利率市场化。没有利率市场化,无论如何不能形成真正的市场机制。市场运行机制在利率管制下是不可能建立起来的,金融与实体经济的联系也不可能自然内化为规律。在目前的条件下,大银行要在两方面努力:一是在贷款结构和比例方面尽量向中小企业倾斜;二是扩大利率定价权,给那些真正需要资金和能够承担较高利率的中小企业更多的资金支持,进一步推动利率市场化。其二,让民间金融机构正规化、合法化,同时加以监管。民间金融机构对当地的情况比较了解,容易判断真实的资金需求。同时,不要引导和鼓励小金融企业做大做强,应引导其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形成利益共同体。
北京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中心主任曹凤岐认为,大型商业银行为大型企业服务这是现实,但大型商业银行也应转变经营理念,为中小微企业提供有价值的服务,满足这一类市场主体的需求。针对当前中小微企业反映的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银行机构应规范收费行为,建立科学合理透明的收费制度,公布具体收费标准,严禁一切违规收费;充分考虑小微企业缺乏有效抵质押,“三农”客户受到自然条件等因素影响,积极创造量体裁衣式产品,满足实体经济对金融服务多元化的需要;优化服务体系,完善网点布局和渠道建设。银行应注重长远,树立将小微企业作为长期优质客户的理念,建立支持薄弱环节的长效机制。另外,银行还需在创新担保方式上加大力度,大力推广存货、应收账款、专利权等动产质押,盘活目前的自有资产及探索采矿权、门票收费权、海洋使用权等权益质押,以减少小企业的担保费用。最后,银行应该为企业转型升级服务,尤其应该为中小微企业、民营企业服务。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宋逢明提出,银行业在对实体经济提供服务时要关注如下四方面的内容:首先是银行业对实体经济服务要与国家经济转型、结构调整相适应。中国经济转型面临着从产品经济向服务经济转型的过程;在经济结构调整方面,也由靠投资和出口拉动转变为发展内需,加大消费和投资力度。提供消费金融服务是银行在为实体经济服务方面需要考虑的问题。其次是银行业对实体经济的服务要与国家发展的横向战略和纵向战略相适应。一方面银行业在布局金融服务时,一定要考虑到国家的梯度经济发展战略。同时,在纵向方面,应该注意供应链、上下游配套的金融服务。第三是银行业对实体经济的服务应该与经济发展的动力相适应。真正的创新企业成功的关键是项目要好,大银行在这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极为庞大的客户群和极为庞大的营销网络,也就是说完全有条件进行项目的筛选。这实际上是与银行综合化经营联系在一起的。第四是建设多层次的金融体系。中小企业有的在大城市,有的在中小城市,也有的遍布乡镇,大银行曾提出过向中心城市行发展的服务战略,到中心城市发展并不意味着不为中小企业服务,大量集中在大城市的中小企业需要提供服务。如果是县域以下,可以发展小型民间金融,使民间金融阳光化,使其规范并接受监管,从而建立和发展起多层次、立体化的金融服务体系。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院长谢太峰认为,首先,实体经济的外延和内涵比传统的理解大得多,应该包括一切物质产品、精神产品和服务及生产流通与消费等经济活动。实体经济的范围,从具体行业来看,应该包括农业、工业、交通、通信业、商业、服务业、建筑业等物质产品的生产和服务部门,也应该包括教育、文化、知识、艺术、信息和体育等精神产品的生产和服务部门;从产业来看,既应该包括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也应该包括除金融业以外的第三产业;从再生产过程来看,它既应该包括商品和服务的生产环节、流通环节,也应该包括商品和服务的消费环节。虽然房地产住房也可能成为投机的对象,但不能否认其生产属于实体经济。第二,银行一直在服务实体经济。从银行的产生来看,银行就是为实体经济而产生,离开实体经济银行就不能生存,银行与实体经济密不可分。在中国金融体系中,间接融资占主导地位,由此可见银行在经济发展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第三,国内的资产泡沫、投机炒作、实体经济不振,这些不能归因于银行。中国经济增长过分依赖出口和投资,而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太小,在这种模式下,实体经济的下滑是必然的。第四,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不能完全寄希望于大银行。中小企业融资难,不能因此就说银行没有支持实体经济。银行,尤其是大银行必然有其定位,一味要求大银行支持小微企业是不现实的。应形成大银行、中银行、小银行,甚至微型银行这样一个多层次的银行体系,多层次的金融体系才是解决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融资难的最根本路径。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