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财经评论 >> 正文内容

张维迎:幸福要靠“市场的逻辑”

来源:东方早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2年05月22日

张维迎:幸福要靠“市场的逻辑”

  张维迎喜读美国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的《自由选择》,得了个“维迎德曼”的雅号。

  市场与企业家

  ·编者按·

  5月12日,张维迎教授在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上海交通大学中国金融研究院联合主办的“SAIF·CAFR名家讲堂”演讲,题目为《市场与企业家》,系统阐述了市场的逻辑、企业家的精神与中国下一步怎么办。什么决定我们的未来?他说,首先是理念。“相信市场,相信企业家精神,我们走的路就完全不一样。”

  《为钱正名》发表之后近30年,张维迎教授一直以独立学者的立场参加到中国的改革实践当中,其企业理论与政策主张对国有企业改革有非常重大的影响。这篇讲稿表达了他“这几年考虑的问题”。读者可以从中读到,一位经济学人近30年的坚持与改变。

  怎么认识市场经济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大发展、大分流与市场

  有些国家走市场化的道路,有些国家没有,这解释了它们之间过去200多年来形成的贫富差距。

  我们从人类的大历史开始谈起。25万年至20万年前出现了智人(编注:智人是生物学分类中,全体人类的一个共有名称),10万年前智人开始走出非洲,走到中东,6万年前到达澳大利亚,4万年前到达欧洲、东北亚,1万多年前到了美洲,至此,人类已经分布在地球上适合人类居住的所有地方。

  1万年前(编注:第四纪冰川末期)发生了一件大事,就是冰川融化,使得世界被分割开了,形成了三大区域:一个是亚欧非大陆,一个澳大利亚、巴布亚新几内亚区域,还有一个是南北美洲。人有了定居生活之后才有了文明,家庭、村庄、城市、国家相继出现。

  我们现在讲的人类文化都是在过去1万年内形成的,也就是从新石器时代开始形成的。这1万年的大部分时间里,人类三大区域是分割开的,相互没有来往,但是各区域内部仍然有来往。欧亚大陆“丝绸之路”就是一个很重要的、在2000多年前就开始的重要交流。然后就到了500年前,哥伦布发现美洲,由此欧洲人相继发现了澳大利亚等地,全世界就重新开始联系起来。我们称之为“全球化”。可以说,我们现在脑子里想的人类的历史,基本就是这500年的历史,甚至可以说是近200年的历史。

  200年以来,人类走向工业文明,出现了两个非常显著的现象。

  第一个现象叫大发展。根据经济学家的研究,人均GDP的变化就是发生在这非常短的200多年的历史里面。

  第二个现象叫大分流。各地区之间的差距在扩大。

  考古发现,旧石器时代欧洲、亚洲、美洲等地的技术都一样,没有大的差距。但是,过去200年发生了很大变化。

  根据麦迪森教授(编注:Angus Maddison,英国著名经济学家,著有《世界经济千年史》、《中国经济的长期表现:公元960-2030年》)的数据,我计算了各国的GDP数量和人口之间的相关系数,相关系数为1,意味着世界的差距是没有的,绝对平均的。一直到1820年,相关系数仍然是0.94,国与国之间的人均收入没有大的差距。但之后相关系数开始下降,到了1973年,相关系数为0.15,差距拉得很大。

  为什么有些国家“发达”了,有些国家没有“发达”?(1973年之后相关系数开始回升,2003年回复到0.52,预计到2030年可以恢复到0.73。如果依照这个趋势发展下去,世界的格局就会完全不一样。如果亚洲的GDP能够回到全世界的60%的话,全世界的政治格局会跟现在完全不一样。)

  这两个现象都需要我们去解释,有许多历史学家、经济学家都在解释这个现象为什么发生。

  是不是最近200年人类突然变得更聪明了?没有证据证明这一点。今人并不比几千年前的人更聪明。2500年前至2000年前这几百年里,世界上出现了很多伟大人物,包括孔子、老子、释迦牟尼、耶稣等等,现在人的智慧超过不了他们。

  资源增加了?没有。现在的资源都是几千万年前甚至数亿年前形成的,包括石油、煤炭都是很久之前形成的。

  人类有什么变化呢?技术进步了。这肯定是事实。统计显示,农业文明时代,大致来讲年均技术进步率不超过0.05%。这意味着每1500年左右,人均收入才翻一番。18世纪英国人过的生活和古罗马时代没有什么太大变化。

  我当过农民。我们那时在农村的生活跟隋唐时期没有什么差别。我上大学(编注:1978年张维迎作为1977级学生进入西北大学,学习政治经济学专业)之后,去陕西博物馆看,发现我在农村时用的农具与一千多年前没有什么差距。可能营养还不如那个时候。

  但是进入工业时代,人类的技术进步达到1.5%,意味着每50年不到人均GDP翻番。中国过去每9年人均GDP就翻一番。

  技术为什么变化?我要提供的一个答案就是市场。有些国家走市场化的道路,有些国家没有,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它们出现了这个差异。

  当然我们还有很多不同的理论。有些从文化的角度解释;有些从资源,比如发现美洲,英国的煤炭,来解释世界出现大分流的原因。这些都是次要的。

  中国过去30年为什么增长这么快?就是因为我们引入这个市场。

  还有,过去200年来,不仅技术进步快,技术传播的速度尤其变得更快。在古代,技术进步很慢,传播速度更慢。

  中国东汉时期蔡伦发明了造纸技术,大概在公元100年左右的时候,但这个技术到了公元751年才传到中东。怎么传到中东的呢?中国唐朝和伊斯兰军队打战[编注:公元751年,唐安西节度使高仙芝率部与大食(阿拉伯帝国)将军沙利会战于中亚重镇怛逻斯(今哈萨克斯坦的江布尔)],我们打输了,被俘虏去的人中有人会造纸,造纸技术就传到了中东,然后再过几百年传到欧洲,然后出现了文艺复兴。造纸技术对于文明的进步是非常重要的。

  而现在每一个新技术刚出来很快就在中国出现了。为什么现在当老师难?原来当老师可以垄断知识,现在学生和老师一样有渠道获得新知识。国外一本书刚出版、上市,中国翻译本就出来了。这使得人类的进步变得很快,人类吸取知识的能力变得很快。所有这些进步都是人类相互学习的结果,没有任何一个技术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独创的。

  我们可以想到中国青铜,但青铜是来自中东的,来自美索不达米亚(编注:从公元前4000年后期开始,美索不达米亚南部出现青铜工具和武器,人类进入了青铜时代)。他们比我们早1000多年。在“丝绸之路”之前有“青铜之路”,“丝绸之路”从东往西,“青铜之路”从西往东。

  我们现在吃的小麦最早不是我们自己培植的(编注:日本遗传学家木原均研究认为,小麦的发源地是在里海以西的阿塞拜疆及其周围地区,也即是外高加索一带),牛羊也不是中国开始驯养的。中国土生土长的植物可能就是小米、水稻。几百年前,从明朝开始,中国人口大幅度增长。为什么?食物变化了,有了玉米、马铃薯,这些哪里来的?都是美洲的(编注:大约公元前200年,秘鲁印加古国的印第安人最早开始种植马铃薯)。

  所以我就说,人类的进步很多是在相互学习当中获得的,市场经济其实就是满足人类需求的最好方式。

分享:

来源:东方早报

责任编辑:肖春华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